下载此文档

灾害和灾害管理.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灾害和灾害管理 灾害和灾害管理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
高建国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一、灾害和减灾系统工程
1、灾害的特点
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力的破坏性因素和人类过失行为造成人员和物资资源的损失,并使社会发展倒退的现象。自然灾害强调的对象是人和物资资源的损失,如果自然力的破坏发生在无人区,则不构成自然灾害,称自然异常或自然变异。
中国历来以农事为主,灾害中以水患为主,旱、涝年年为害,是古人认知灾害之源。地震伤亡惨烈,几遍及全国。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已有“灾”字,用三条多邹纹线条,表示殷人对洪水波涛的描述和恐惧。《左传·宣公十六年(公元前812年)》:“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推想来自穴居坑火,火害频仍。东汉许慎编《说文解字》时,灾字已演化成“災”,恐为水、火之合,泛指水、火、荒旱等各类灾害之意。“灾”另指祸害。《书•舜典》:“眚灾肆赦。”孔传:“灾,害。”后以灾泛指疾病、损伤、死亡等祸事。古代历来把“疫”视为天灾,近代医学成体之后,“疫”已长入医学范畴。古人称“天灾人祸”,已经简明扼要地把灾害分为两大类,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所谓“天灾”,是指自然原因造成的灾害;人祸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灾害,当然人祸的涵义更为广泛些。天灾还有一层含义是,夏商时代,人们称至上神为帝或上帝。西周初,则用“天”代替“帝”,这里“天”的涵义与“帝”已有很大不同。自西周以来,智人对“天”的认识逐渐明朗化为“自然的天”,而非“神”。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致灾因子分类和承灾体分类见表。
致灾因子分类表

旱、涝、洪
风、尘、雾
气海变动

冻、热

潮、浪


赤潮

地震
火山、放气
地壳变动

升、降、海侵

崩、滑、流

沉陷、地裂

农林受害
动物
虫、鼠、兽
植物
天火、人火
承灾体分类表
固定类
房屋、厂矿、交通、电讯、生命线
可动类
人、畜、渔、可动产、信息网
植被类
森林、农作、草场
自然灾害又可分成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原生灾害是致灾因子直接造成某类承灾体的破坏与伤亡,如地震、洪水,这些起主导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或直接灾害;次生灾害或间接灾害是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如地震引起房屋倒塌,由此引起间接发生的火灾,再由火灾造成的灾害。衍生灾害是致灾因素破坏了社会的结构物、功能,物资流和信息流,造成了人群和组织的伤亡和瓦解,都会直接或间接造成社会生产、经济活动的停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如大地震的发生使社会秩序混乱,出现烧、杀、抢等犯罪行为,使人民生命财产再度遭受损失;再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缺,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等。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有时比原生灾害的危害还大。因此,防止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的发生与蔓延也是减灾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然灾害的双重属性。自然灾害是自然致灾因素作用于社会承灾体,引起其破坏或损失才构成灾害,即灾害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以东巴文字“地震”一例说明,东巴人是纳西族中用独立的象形文字表述的一支。1933年方国瑜北京大学求学时应刘半农先生要求,回到家乡丽江作了大量的调查,编撰成《纳西象形文字谱》一书。与后来出版的《东巴象形文常用字词译注》上都有“地震”一词。前一词表示地震波的传播,后一词用缺了一角的房屋表示。这说明同一个词,可以分别表示地震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构成的主体是人和人所创造的社会结构及其功能,而且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社会意识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减灾意识。
方国瑜著、和志武参订《纳西象形文字谱》(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4页“地震”一词
赵净修《东巴象形文常用字词译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9页上第925字“地震”一词
自然灾害的特征是:普遍性广,突发性强,影响大,种类全,韵律性,可控制和预防性低。
普遍性。自然灾害不但在空间上日益趋于普遍化,而且在时间上也愈见普遍。空间上普遍化的结果,形成了灾害发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但有着极端不均匀性的分布,有些小范围地域受灾损失占据总损失的大部分,这种高度危险点称之为“高危点”;时间上普遍化的结果,形成了无年无灾的现象,但也存在极端不均匀性的展布,有些时段受灾损失占据总时段损失的大部分,这种现象称之为“群发期”。自然灾害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突发性。许多自然灾害带有猝不及防的特点。灾害爆发迅速,涉及面广,危害性极强。如地震、暴雨、热带风暴、北上台风、森林火灾、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但也有一些灾害是逐渐显露其严重性的,如旱灾

灾害和灾害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9261262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