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降低作业疲劳措施课件.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降低作业疲劳措施
引发疲惫原因
原因
超生理负荷猛烈动作和持久体力或脑力劳动
工作单调
环境不良
精神原因
身体情况不好
人机工程设计不合理
1 劳动姿势与体位选择不合理
2 生产设备与工具设计不合理,不能减轻劳动强度和人担心情绪
3 人机界面设计不合理不符合人感觉功效和心理特点
4 未按生物力学标准合理使用体力
5 工作空间过小
引发疲惫一些规律
一些规律
疲惫能够恢复
疲惫有一定累积效应
人对疲惫有适应能力
生理周期影响
环境原因影响
降低作业疲惫方法
一 提升作业自动化水平
二 正确选择作业姿势和体位
1 影响劳动姿势原因
1) 人机界面设计部署
2) 工作空间大小及照明条件
3)身体负荷大小、 频率、 用力方向及作业要求正确性
与速度
4)工作场所部署、设备与工具大小安排位置及取用
与操作方法
5)工作台面与坐椅形状 尺寸大小及容膝空间大小
2 人体不一样姿势能耗
降低作业疲惫方法
二 正确选择作业姿势和体位
3 立姿作业分析
正确立姿应是身体各部分重心恰好垂直于其支承物上, 使全身重量由骨架来承受。这么, 身体变形、肌肉和韧带负荷最小, 多种器官功效发挥得最好。常见情况
1)须常常改变体位操作, 因为站着比频繁起坐动作消耗能量少
2)常见控制器分布在较大区域, 需要手足有较大幅度活动者
3)在没有容膝空间机器旁工作, 坐着还不如站立舒适
4) 需要用力较大作业, 在站立时易于用力;
5)单调作业易引发心理性疲惫, 立位时能够合适走动, 有利于维持工作能力
注意问题
1)长久立位时脚下应垫以柔软而有弹性垫子, 不要长久站在石头、水泥或铁板上
2)不宜长久停留在原位, 应常常改变体位
3)站立时应努力争取避免不自然体位, 以免肌肉做无须要静力功
降低作业疲惫方法
二 正确选择作业姿势和体位
4 坐姿作业分析
正确坐姿应是使身体上身各部分保持正直, 避免腰部弯曲或变形。优点是: 身体稳定性好, 不易疲惫, 易于操作, 尤其用于需要正确、细致操作场所。
1)连续时间较长工作应尽可能采取坐姿操作以免疲惫
2)正确而细致操作应采取坐姿, 因在坐姿状态下, 可完成较正确在操作。
3)需要手足并用作业 。

5 立坐交替
降低作业疲惫方法
二 正确选择作业姿势和体位
6 不正确劳动姿势:
1)长久静止不动立姿 (尤其是女性)
2)长久或反复弯腰 (弯度超出15度)
3)弯腰并伴躯干扭曲或半坐位
4)常常反复让身体一侧承重
5)双手长时间上举或前伸
7 劳动姿势选择
降低作业疲惫方法
三 合理设计作业中用力方法
1 合理安排施力方法与负荷 避免静态肌肉施力
1)避免弯腰或其她不自然身体姿势
2)避免长时间地抬手作业
3)坐着比立着工作省力
4)双手同时操作时, 手运动方向应相反或者对称运动
5)作业位置应按工作者眼睛和观察时所需要距离来设计
6)常见工具应按使用频率或操作频率安放在人周围。
7) 当手不得不在较高位置作业时, 应使用支撑物来托住肘关节、前臂或者手
8)利用重力作用
9) 避免弯腰提起重物
避免弯腰提起重物
避免静态肌肉受力
设计关键点以下:
避免弯腰及其它不自然姿势
避免长时间抬手作业
坐姿工作比立姿工作省力
双手作业时, 手运动方向相反或不对称
作业位置与视距关系
常见工具、零件、材料与操作者位置关系
手在较高位置作业时, 应增设支承物
利用重力作用

降低作业疲劳措施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85 KB
  • 时间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