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之美(同名4992)
LT
中华诗词之美
1. 《诗经》中祭祀歌颂祖先的歌诗是指:【颂】
2. “诗言志”出自古书:【尚书】
3. 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大学】
4. 《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对】
5. 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来源于现实生活】
6. 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错】
7. 《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Book of Documents】
8. 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清乐】
9. 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对】
10. “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对】
11. 《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美女,爱情】
12. 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雅乐】
13. 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当时传唱度低】
14. 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对】
15. 《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对】
16. 晚唐五代时期,“山”可代表的事物不包括【发型】
17. “弄妆梳洗迟”中对“弄”解释正确的是【赏弄,观赏】
18. “衣锦尚褧”出自古书【礼记】
19.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对】
20. 《诗经》中描述最美的女人“庄姜夫人”的“庄”是指她的父姓。【错】
21. 词被称为“小词”的原因是【不是言志,不是载道的】
22. 《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文人编著的【昭明文选】23. 古代中国的三纲五常中,“三纲”不包括【兄为弟纲】
24. 长门宫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冷宫”。【对】
25. 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只有两三首是写美女追求爱情的【错】
26. 《史记》中“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是司马迁对()的描述。【屈原】
27. 词学家刘永济在晚年的号是【知秋翁】
28. 对石声汉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去世于文化大革命结
57. 评价李后主之词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大家是【王国维】
58. 苏轼的号是【东坡居士】
59. 《虞美人》整首词前六句两两对比,永恒与无常的对比。【对】
60. 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是有心而为之【错】
61. 被界定为导示未来的词论著作是【人间词话】
62. 《向晚二首》写于()年。【1978】
63. 对李霁野先生描述不正确的是【江苏人】
64. 《向晚二首》中“向晚幽林独自寻”中用“寻”字而不用“行”字是为了押韵。【错】
65.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句诗出自《隋宫》。【对】
66. 王国维的文学评论受哲学家()的影响。【叔本华,康德】
67. “东文学社”由()主办。【罗振玉】
68. 在王等条约是【马关条约】
69. 《静庵文集》中大部分是考证的【对】
70. 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大欲。【对】
“上不似诗,下不类曲”出自()之评论。【李笠翁】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明清时期的代表是【戏曲小说】
73. 王国维认为“写境”是()派【写实】
74. 王国维认为词有了境界,词的格调自然会提高。【对】
75. 文学作品中所造的意境,一定要合乎自然。【对】
76. 最早的词学来源于【宋人笔记】 ,早期的词是给歌妓酒女歌唱的流行歌曲【对】
77. 关于黄山谷的介绍,不正确的是【与苏澈并称“苏黄”】
78. 佛教中认为人有“六根”,包括【身意】
79. 诗词中的境界是依靠外在景物来表现的。【错】
80. 《词选序》的作者是【张惠言】
81. 清代王鹏运所带领的词派是【临桂词派】,清朝各词派中常州词派的影响最大,时间最久。【对】
8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张惠言所指与“小词”大概相近的是【乐府之音】
83. 小词的妙处是在于它有一种超乎外表语言文字所写的情事以外的意思【对】
84. 《离骚》诗句“众女嫉余之峨眉兮”中“峨眉”指【才德美好的贤士】
85. 曹丕写过的文学专论有【】
86. 王国维的“三境界”说,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7. 王国维认为五代、北宋的词之所以独绝是因为当时的词中有一定境界。【对】
88. 中国旧诗只是指传统的五七言绝句诗。【错】
89. 认为“士要志于道”的是()传统。【儒家】
90.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著于()年。【1908~1910】
91. 关于燕乐,说法不正确的是【是宋代以来的一种新兴音乐】
92. 王国维认为词可以表达出诗所不能表达出来的一种意念。【对】
93.
中华诗词之美(同名499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