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品管七大手法
第一章 QC统计手法概述一、前 言 品质管制, 乃依据消费者之需求导向, 掌握消费者及其所要求, 利用企业之技术能力促进产品价廉物美、安全无虞、按时交货具体实现。 所以, 企业每位职员须在自己岗位, 应含有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危机意识、改善意识, 寻求本身工作方法或推广方法之缺失, 寻求改善, 在全员努力之下来满足用户需求与社会之要求, 其管理方法(手段)为应用统计之手法或观念。 统计是采取[依据数据与事实讲话]管理方法, 除了客观判定事实外, 亦应含有相当合理说服力。而在QC活动中所采取统计手法, 均极为简易, 即通常所谓“QC七大手法”。
二、管理循环
现在产业界, 不管是企业、部门或制造现场, 都非常重视管理, 也常常在强调管理关键性。不过若只在管理上下功夫, 是无法促成管理水准提升, 必需在管理、改善, 与统计方法三者相辅相成, 三者相互连贯利用, 方能在整体上发挥效果。 所谓管理, 是指根据预定计划, 依作业标准而实施, 然后查核实施结果对目标达成之处理。简言之, 管理关键功效是维持现实状况。 要确实做好管理, 就必需让[管理循环]运转顺畅, 此循环是不停反复计划(Plan)、实施(Do)、查核(Check)、处理(Action)等四种活动。PDCA循环具体步骤是: 1. 决定目标(P), 2. 决定达成目标方法(P), 3. 教育训练(D), 4. 实施(D), 5. 查核实施结果(C), 6. 对异常现实采取处理(A)。连续地转动PDCA, 则可逐次提升管理之质, 此称为[盘状上升(Spiral up)]。 所谓改善, 就是要打破现实状况。亦即为一个改变现在作业方法, 使效果愈加好活动。改善活动通常需要一段时间, 较长久地做解析、研究、下对策、确定效果工作, 才能达成改善目标。改善活动具体步骤是: 1. 问题点把握, 2. 对问题点现实状况分析, 3. 改善对策实施, 4. 实施结果确定, 5. 标准化。
凭经验去决定问题点, 不易掌握关键, 应利用统计方法来解析, 通常把握问题点常见柏拉图或直方图。而要掌握产生问题真正要因, 通常采取管制图、查检表、散布图、层别法等统计方法。至于对策实施, 则要利用多种统计方法, 并与固有技术结合。实施结果确定, 通常是应用推移图、柏拉图等, 而对于有效果对策应将之标准化, 并纳入日常管理, 使管理之水准提升。进行改善活动以后, 一定要维持效果, 如此才能再一步改善, 也才能够提升工作之质。
全部
部门
(完工)
采取修正处理
营
业
营
业
售后
服
务
制品移交
用户
(移交)
处
置
A
计
划
P
企划·营业
设计·技术·现场
确实掌握
业主之需
求,而拟
定企划.
考虑
企业之固
有技术与环境
条件等,实施设
计,正确地状业主之
需求具体化业.
实
施
D
评
估
C
依据管理计划查核
管理点,采取修
正处理.
现场作业
品质管制·
现场作业·技术
依据
施工计划
构筑合乎
用户(业主)
需求之制品
确
保
人
员
确机
保械
使、
用设
计
确保使用材料
契约内容、现场条件
施工机械之调合
而决定施工
计划
人事·
劳务
机 械
材 料
全部
部门
图: 管理循环
Q 品质
C 成本
D 交期
S 安全
M 士气
利益
企业内部情报
调 查
营运资金
固有技术
人 才
材 料
机械设备
P
A
A
D
D
D
C
P
C
P
C
A
质提升
质提升
图: 盘状上升
图: 管理循环
储存成企业之技巧
水平展开
企业方针
部门方针
部门方针
方
针
管
理
(1)决定目标
(2)决定目标达成之方法
(3)决定目标达成时之评定基准
1
层次提升
前循环
关键管理
5W1H
DO
(实施)
CHECK
(调查)
PLAN
(计划)
ACTION
(处理)
2 按计划实施—维持管理
日常管理
管 理
原因之追求
对 策
效果确定
标 准 化
Q
C
改
善
步
骤
偏差不能许可时
采取处理。首先
采取紧急处理消
除该现象, 其次
预防再发生(消
除原因), 回馈
到其次循环。
3 以 1 之(3)
所定之评定基
准查核实施之
新版品管七大手法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