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对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对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王慧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对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CPM机锻炼,给予研究组患者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优良率为,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结论: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具有显著效果,可以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康复;CPM机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技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状态,在畸形矫正以及缓解疼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按照相关研究报道能够看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给予患者康复锻炼具有显著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1]。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对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现将此次研究报告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共有患者25例。其中,研究组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最小年龄为48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为(70±)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最小年龄为50岁,最大年龄为82岁,平均年龄为(7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可以进行比较。

给予对照组患者CPM机锻炼方式,具体操作如下:从术后第三天开始,确定患者膝盖位于机器正确位置之后,初始活动度在0-30度,按照患者实际病情调整关节活动度,每次增加幅度在5°,每相隔9分钟调整一次,每天进行两次锻炼,直到达到屈90°和伸0°[2]。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研究组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具体措施如下:术后次日,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卧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并且注重踝关节屈伸锻炼。尽量使踝关节背伸,锻炼持续时间为15秒。术后第三天,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进行大腿后部肌肉收缩练习,护理人员需站在患者患侧,一手轻压大腿下1/3处,一手托住患者跟腱,帮助患者直腿抬高,折踝关节屈伸度在40°左右,在持续15秒之后放下。术后第4天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屈伸锻炼和负重联系,患者在结束手术4个月之后根据伤处的恢复情况就可以开展负重练习。患者背墙站立,分开双脚,进行下蹲,使膝关节屈曲度达到52°左右。提升膝关节的屈伸肌力,这样就能逐渐恢复膝关节功能。在手术结束5个月之后,患者可以进行负重练习。要根据照射影像图像判定患者的恢复情况,以此作为负重练习的分局,并且根据膝关节的恢复程度逐渐加大负重力度,这样就可以使患者慢慢脱离拐杖,独立行走。术后第9
天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屈伸加强锻炼,每个锻炼动作需要重复15次左右。术后第12天指导患者进行日常行走锻炼,待患者可以独立行走之后,此时膝关节恢复情况也比较稳定,患者就可以进行骑车,慢跑等活动,逐渐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以受累膝关节术后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对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118 KB
  • 时间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