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法刻不容缓
原文发表于《政策瞭望》 第4期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法关键性、紧迫性和长久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法关系到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问题,含有极端关键性。实现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是人类面临共同课题。不管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和各项事务中存在着怎样矛盾,但在实现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这个关系到人类本身生存和发展根本问题上,利益却是完全一致。中国很重视可连续发展问题,提出并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法,向世界做出节能减排承诺,并采取一系列果断节能减排方法,就充足证实了这一点。实现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必需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和人口关系。其中,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关系,关键就是建立资源节省、环境友好型社会,加紧经济发展方法转变。只有经济发展方法转变了,单位GDP能源、原材料消耗下降了,多种排放和污染降低了,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缓解或处理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了,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
转变经济发展方法含有十分紧迫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地步。中国在制订“九五”计划时就已经提出转变经济增加方法问题,党“十七大”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法问题。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加、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法比转变经济增加方法内涵愈加丰富,要求也更高。即使转变经济增加(发展)方法提出已经有近20年时间,但经济发展方法转变滞后仍然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关键矛盾。尤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确保经济发展总量同时,又加剧了经济结构不合理矛盾。这就使得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法问题愈加突显出来,转变经济发展方法已刻不容缓。假如不从思想上和实践上真正处理总量和结构关系问题,或说,在总量和结构发生矛盾时候,总是把总量增加放在优先关键地位,经济发展方法转变就是一句空话。这一点,已被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充足证实。
转变经济发展方法是一项长久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转变经济发展方法即使含有十分紧迫性,但又含有长久性。因为转变经济发展方法包含到经济发展各个方面,尤其是包含到经济发展中部分深层次矛盾,如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体制机制确保和技术支撑等等,而这些问题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处理,同时经济发展中矛盾,如总量和结构矛盾、速度和效益矛盾、成本和质量矛盾等等,又总是长久存在,原有矛盾处理了,新矛盾又会产生,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法又是一项长久任务,它将存在于中国经济发展全过程,只是现阶段矛盾愈加突出罢了。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法关键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型
长久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方法转变滞后,关键是因为经济增加速度偏快。如 ~ ,中国GDP分别比上年增加10%、10?郾1%、10?郾4%、10?郾7%和11?郾9%。即使是在百年不遇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最困难年份( ),因为我们主动应对,采取了多种保增加有效方法,GDP增加仍达成了8?郾7%,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经济增加长久处于一个偏高水平,就肯定会出现和加剧结构不合理矛盾。而经济结构不合理,又肯定会造成经济发展方法粗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经济发展方法关键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型。
这里所说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概括地说,就是要以加紧经济发展方法转变和结构调整为关键,把以投资、出口拉动为主快速增加模式,转变为以消费为导向、内需拉动为主,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平稳较快增加模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