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药药理学
功能与主治
定义
凡能祛痰、减轻或制止咳嗽、喘息的药物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
功效
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痰多咳嗽、咳痰不爽、痰饮喘息及与痰饮有关的瘿瘤瘰疬等证。
广义-痰
停积于脏腑经络之间各种各样的痰证,如痰浊滞于皮肤经络可生瘿瘤瘰疬,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皮下肿块、慢性淋巴结炎、单纯性甲状腺肿等疾病。
痰痹阻胸,则胸痛、胸闷、心悸,见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痰迷心窍,则心神不宁,昏迷、谵妄、精神错乱,见于脑血管意外、癫痛、精神分裂症等。
狭义-痰
呼吸道咳出的痰,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患。
一般咳嗽有痰者为多,痰多又易引起咳喘,痰、咳、喘互为因果。
药理作用
祛痰作用
镇咳作用
平喘作用
祛痰作用
桔梗、浙贝母、川贝母、天南星、前胡、紫菀、
款冬花有祛痰作用。
有效成分与作用机理:
皂甙类成分(桔梗、前胡、皂荚、天南星):
,反射性的引起轻度恶心,促使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增加,稀释痰液。
杜鹃素(杜鹃):
为粘痰溶解药. 使痰液中酸性粘多糖纤维减少,断裂变细,有溶解粘痰作用。
镇咳作用
桔梗、浙贝母、川贝母、半夏、杏仁、天南星、紫菀、款冬花有镇咳作用。
作用机理:
半夏、苦杏仁、浙贝母、百部:抑制呼吸中枢。
紫菀:作用于外周,为末梢性镇咳药。
平喘作用
苦杏仁:抑制呼吸中枢
浙贝母:支气管松弛作用
款冬花:
扩张支气管,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 痉挛。
桔梗
功效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化学成分
桔梗皂甙、桔梗皂甙元、远志酸、桔梗酸A、B、C、α-菠菜甾醇-β-D葡萄糖甙、桔梗聚糖、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
药理作用
祛痰、镇咳作用
抗炎、镇痛作用
其他作用
中药药理学— 化痰、止咳、平喘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