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招投标案例三
背景:
某投标人通过资格预审后,对招标文献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招标人所提出来工期规定过于苛刻,且合同条款中规定每迟延1天逾期违约金为合同价1‰。若要保证明现该工期规定,必要采用特殊办法,从而大大增长成本;还发现原设计构造方案采用框架剪力墙体系过于保守。因而,该投标人在投标文献中阐明招标人工期规定难以实现,因而按自已以为合理工期(比招标人规定工期增长6个月)编制施工进度筹划并据此报价;还建议将框架剪力墙体系改为框架体系,并对这两种构造体系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证明框架体系不但能保证工程构造可靠性和安全性、增长使用面积、提高空间运用灵活性,并且可以减少造价约3%。
该投标人将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封装,在封口处加盖本单位公章和项目经理签字后,在投标截止日期前1天上午将投标文献报送招标人。次日(即投标截止日当天)下午,在规定开标时间前1小时,该投标人又递交了一份补充材料,其中声明将原报价减少4%。但是招标人关于工作人员以为,依照国际上“一标一投”惯例,一种投标人不得递交两份投标文献,因而拒收该投标人补充材料。
开标会由市招投标办工作人员主持,市公证处关于人员到会,各投标人代表均到场。开标前,市公证处人员对各投标人资质进行审查,并对所有投标文献进行审查,确认所有投标文献均有效后,正式开标。主持人宣
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投标工期和关于投标文献重要阐明。
问题:
该投标人运用了哪几种报价技巧?其运用与否得当?请逐个加以阐明。
招标人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应涉及哪些内容?
从所简介背景资料来看,在该项目招标程序中存在哪些不当之处?请分别作简朴阐明。
答案:
问题1答案:该投标人运用了三种报价技巧,即多方案报价法、增长建议方案法和突然降价法。
其中,多方案报价法运用不当,由于运用该报价技巧时,必要对原方案(本案例指招标人工期规定)报价,而该投标人在投标时仅阐明了该工期规定难以实现,却并未报出相应投标价。
增长建议方案法运用得当,通过对两个构造体系方案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这意味着对两个方案均报了价),论证了建议方案(框架体系)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对招标人有很强说服力。
突然降价法也运用得当,原投标文献递交时间比规定投标截止时间仅提前1天多,这即是符合常理,又为竞争对手调节、拟定最后报价留有一定期间,起到了困惑竞争对手作用。若提前时间太多,会引起竞争对手怀疑,而在开标前1小时突然递交一份补充文献,这时竞争对手已不也许再调节报价了。
问题2答案:招标人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应涉及如下内容:
投标人订立合同权利: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
投标人履行合同能力:人员状况、技术装备状况、财务状况等等;
投标人当前状况:投标资格量否被取消、账户与否被冻结等;
近三年状况:与否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她内容。
问题3答案:
该项目招标程序中存在如下不当之处:
(1)“招标单位关于工作人员拒收投标人补充资料”不当,由于投标人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所递交任何正式书面文献都是有效文献,都是投标文献有效构成某些,也就是说,补充文献与原投标文献共同构成一份投标文献,而不是两份互相独立投标文献。
(2)”开标会由市招投标办工作人员主持”不当,由
建设工程招投标案例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