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液晶的结构与性质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33页
一、液晶的特征
液晶态是一种介于液体与晶体之间的中间态,它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类似晶体结构的有序性。这类物质在力学性质上象是液体,在光学性质上又象是晶体,故称为液态晶体,简称液晶。
从微观来看,液晶态是各种特定分子在溶剂中有序排列而形成的聚集态。
具有液晶性质的物质,在芳香族、脂肪族、多环族和胆讲醇衍生出来的有机化合物中都可以找到。
并非所有物质都能形成液晶态。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33页
判断某种物质是否具有液晶性质的三个条件
只有符合以下几个基本条件的物质,才有可能形成液晶态:
1.分子链必须具有刚性或比较刚性的物质,在 溶液中,分子链呈棒状或近乎棒状的构象;此外,有些平板状分子也可形成液晶态。
2.这种物质的分子链上,必须具有苯环和氢键等极性基团。
3.对于形成胆甾型液晶的分子,除了具备上述两个条件外,还必须具有光学活性因素,如含有不对称碳原子等,因而分子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各向异性。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33页
液晶物质的宏观表征和微观表征
液晶物质的宏观表征,既有类似液体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又有类似晶体的有序性。它们在光学、力学和电学性质上,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能显现浑浊、双折射、彩虹、旋光等一系列奇特的现象。
从分子水平上来看,液晶物质内部分子的排列是有序的,但又是可以流动的。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33页
二、液晶的形成
根据形成方式,液晶物质可分为两类:
1.热致性液晶
2. 溶致性液晶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33页
1.热致性液晶
热致性液晶是加热液晶物质时,形成的各向异性熔体
如前所述,莱尼茨尔首次发现的液晶物质胆甾醇苯甲酸酯,就是一种热致性液晶。这种液晶通常有两个熔点。
固体
液晶
液体
加热
加热
冷却
冷却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33页
热致性液晶的定义和特征
把某种能形成液晶的固体加热到第一熔点,这种物质就转变成为既有双折射性,又有流动性的液晶态。肉眼看到的,是一种粘稠而浑浊的液体,其稠度随不同的化合物而有所不同,从糊状到自由流动的液体都有。
从分子水平来看,温度超过第一熔点时,物质内部的分子排列还是有序的,仍然具有晶体结构的特征。但是,这时的分子又是能够流动的,产生了和液体一样的性质。所以说,该种物质此时处于液晶态。由于这种液晶态是靠加热形成的,因而称之为热致性液晶。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33页
从液晶态到液态的相变
温度继续升高,加热到第二熔点时,液晶态又转变成各向同性的液体。所谓各向同性,就是说,不管从哪个方向测量这种液体,它的光学性质(如折射率)都是相同的。
从分子水平来看,温度超过第二熔点时,物质分子的取向是随机的、乱七八糟的。此时,这种物质仅有和液体一样的流动性,而无任何有序性。所以说,这种物质在加热到第二熔点的温度之后,就完成了从液晶态到液态的相变。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33页
热致性液晶的性质
如果冷却这种液体,逆过程又可以倒转回来。但是,有些液晶物质在冷却时会出现“过度冷却”现象,从而形成一种不稳定相。
具有热致性液晶行为的物质,当温度低于第一熔点时,是固态;温度在第一熔点和第二熔点之间,是液晶态,温度高于第二熔点时,就会从液晶态转变成液态。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33页
2.溶致性液晶
溶致性液晶是物质溶解于某种溶剂中而形成的各向异性溶液。在生物体内的液晶多属此类。
固体
加水
去水
液晶
加水
去水
液体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33页
液晶的结构与性质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