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doc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
【篇一:《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王口镇第一小学 音乐 安冬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
通过简单的乐器演奏更好的学习歌曲。教材分析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畅,节奏轻快,加上简单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展现在人们眼前。歌曲分为四个乐句,切分节奏使音乐显得活泼、跳跃。一、二、四乐句节奏完全相同,演唱起来十分轻松。第三乐句连续运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富有动感、充满活力。全曲旋律不断上行,形成歌曲热烈欢快的氛围。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歌曲意境,并用自己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通过演唱歌曲,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
、12321
音名演唱
2
、123454321 音名演唱
3
、54321
元音演唱
4、13531
跳音演唱
二、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八只小鹅》。
介绍斯洛伐克,观看图片欣赏斯洛伐克。
三、歌曲学习
1、欣赏《牧童》动画,说说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2、 仔细聆听歌曲,(《牧童》音频)同学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
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
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歌曲采用合唱形式
3、学习大切分 : x x x ▏x x ▏
4、全曲学习演唱
5、运用双响筒、三角铁打旋律
双响筒: x x ▏x x ▏
三角铁: x? ▏x? ▏
6、两人双响筒,两人三角铁击打旋律,全班同学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草地上的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欢乐的牧童,希望你们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篇二:牧童音乐教案】
牧童
教学目标
.用快乐的情绪和优美的歌声演唱《牧童》,表达牧童快乐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培养他们二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
.感受切分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
.通过演唱歌曲与姊妹艺术的结合及了解相关的牧童作品 ,体现文化艺术多元文化特点 , 在体验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用和谐的声音唱好歌曲的二声部合唱。
.准确地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伴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做律动进教室(第一段音乐学生做律动,第二段音乐学生加上奥尔夫的节奏乐器拍击)。
二、复习歌曲《田野在召唤》
师:我们伴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来到了教室,春天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大自然它那风情万种、绚丽多彩的景色你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你最喜欢大自然中的哪些景色?
生 1:我最喜欢碧波万顷的大海
生 2:我喜欢清晨的蓬勃红日生 3:我喜欢美丽的黄昏
师:假如你现在身临其境,你最想做什么?
生 1:我很想拿起画笔,把美丽的黄昏画出来。师:你的想法太浪漫了。
生 2:我很喜欢田野的景色,因为它的绿、它的黄、它的静师:田野是这么美,让我们一起奔向田野吧!
学生随伴奏演唱《田野在召唤》(在演唱中,学生加上跺脚、拍手、
捻指等喜欢的动作)。
师:你们美妙动听的歌声深深地感染了我,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唱好吗?
生:好!鼓掌
师生一起再次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师:我们在奔向田野的时候,还看到了什么景色?(这时教师将一幅牧童骑在牛背吹笛子的图画贴在黑板上)
生:在奔向田野时,我看到了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吹着笛子的景色。
师: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杜牧写的一首古诗《清明》。
师:你能背诵一下吗?
生:能(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生:老师,我还想到了袁枚的《所见》 。
师:你真聪明,你能为我们再背诵一下《所见》吗? (学生朗诵,其余同学会背诵的可以同时背诵)
师:你背诵的真有感情,能不能简单地为大家讲解一下诗意?
生:能(学生讲解,不足之处教师补充)。
三、学习歌曲《牧童》
.引入新课。
师:你
一年级音乐牧童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