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力》教案
辉南二中八年物理备课组
第(1)课时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力的基本知识
2、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
二、讲授新课
1、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结合课本里的插图以及教学VCD,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辉南二中八年物理备课组
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四)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实验:自制弹簧测力计。弹簧的一端挂在木板上,另一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分别作标记。
提问:为什么弹簧称的刻度是均匀的?
(五)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所测的力不能超出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使用前调整指针对准零刻线;
3、认清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和最小测量值;
4、测力计测重力时不能倾斜放置。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
完成同步练习
五、布置作业:
课本P8—— 1、2、3、4、5
课后随记:
辉南二中八年物理备课组
第(3)课时
§ 重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
通过探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难点: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具、学具:大小不同的几个砝码、重垂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瀑布下落,苹果落地等,都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下落。引入新课。
演示:橡皮做圆周运动,橡皮不会跑掉,感到手用一个力拉住橡皮,同样,月亮绕地球转动。由于地球与月亮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这个力与地球吸引苹果,使苹果下落的力是一样的。
二、新课教学
辉南二中八年物理备课组
科学家研究
最新第七章《力》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