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隧道塌方处理.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隧道塌方处理
浅谈隧道塌方处理措施
【摘 要】 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软弱破碎围岩,对文峰隧道塌方过程进行分析可知,软弱破碎围岩在受到如爆破开挖等扰动后极易发生坍塌。在坍塌发生后,关键是通过对破碎岩体注浆使其固结稳定来保证隧洞的安全稳定。
【关键词】 三台阶开挖法 注浆 回填密实
1. 工程概况
文峰隧道隧区属竹山县文峰乡,左幅起讫桩号ZK150+505-ZK150+995,;右幅起讫桩号为YK150+525-YK150+993,。出口段为V级围岩,地层为残坡积层和强风化绢云母片岩,岩体级破碎,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围岩自稳能力较差,拱顶易坍塌,雨季或强降雨时洞内地下水出水状态为雨淋状或滴水状出水。
2. 施工、围岩及坍塌情况
施工情况
文峰隧道分离式隧道,出口里程桩号为ZK150+995,YK150+993,出口为小径距隧道,测设线距离12m,。塌方发生时,文峰隧道竹溪正洞谷城方向掌子面桩号为ZK150+966,仰拱桩号为ZK150+984,二衬桩号为ZK150+,按照V级围岩复合式衬砌进行初期支护施工。
. 围岩情况
ZK150+966段施工时间为2011年3月12日,开挖揭示:岩体岩性主要为浅灰色、灰黑色强风化绢云母片岩,围岩极破碎,整个掌子面节理裂隙极为发育,掌子面岩体强风化,裂隙中充填有泥质、强风化岩体,掌子面呈微湿润状。常见岩体碎渣掉落,岩体呈碎块状、散体状,稳定性极差,设计为V级围岩。
坍塌情况
,拱部出现2m塌方,塌方围岩为颗粒状碎石土,晚上20:00用沙袋填补塌方,20:45塌方部位突然往下慢慢掉碎石土,22:00碎石土填满塌方空洞,不再往下滑,隧道顶部塌下一个直径6m,深3m的塌腔。 3. 原因分析
该里程段围岩级别为V级,岩体极其破碎,自稳性差,属于易塌方段。施工方法、施工技术不恰当,在围岩比较差的情况不采用侧导坑开挖法,而采用二台阶开挖法,盲目推进,中午爆破导致岩体松动,直接导致塌方,锚杆未采用中空注浆锚杆,而用药卷锚杆代替,拱部施作角度效果不佳。因此,施工质量对塌方也有一定的影响。
4. 塌方处理措施
。ZK150+995-ZK150+966段每3米或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监控量测点,监控量测点埋设及量测频率严格按规范要求实施,必要时加强量测频次,及时对量测数据进行时态及回归分析,相关分析资料及时上报工程部。
。围岩量测结果显示岩体初步稳定后,机械排险,然后用机械手湿喷机对坍塌的岩面湿喷C25混凝土进行封闭,避免注进去的浆再次流出来,造成塌方土体的松动。喷射砼厚度25cm,使岩体初步稳定。
c(导管注浆。ZK150+966段拱部范围内设置径向φ42注浆导管加固,长度6-12米,,38根小导管梅花形布置,注浆导管伸出隧道初支面15cm,以方便注浆。注浆导管预留止浆段,预留止浆段兼顾钢架径向连接筋作用,止浆段长度根据隧道塌腔深度设置。
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20,,,1%FDN早强减水剂;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1:

隧道塌方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kusha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2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