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肌力、肌耐力训练的原则和方法.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肌力训练的应用范围
防止废用性肌萎缩
防治肢体创伤炎症时的肌萎缩
促进神经系统损害后的肌力恢复
维持肌肉功能有选择地增强肌力、调整肌力平衡
矫正原发性脊柱畸形及平足,增强躯干肌力,调正腹、背肌平衡、增加脊柱的稳定性,防止颈椎病及各种慢性腰痛
增强腹肌,改善呼吸功能,防止内脏下垂
第一页,共57页。
失用性肌纤维经训练后恢复其形态和功能
促进神经再生后对变性肌肉的再支配
发展辅助肌及其它肌肉的代偿功能
使残存肌纤维代偿性肥大
肌力训练的意义
功能恢复
生活能力的自理
工作能力的实现
第二页,共57页。
二、肌力训练原则
( 一)肌肉的收缩形式: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等张收缩 (isotonic contraction)
等张缩短(向心性收缩)
等张延伸(离心性收缩)
第三页,共57页。
等长收缩
特别适用于骨折、关节炎或因疼痛关节不能活动的情况下进行的肌力增强训练
指示患者用全力或接近全力使肌肉收缩, 维持3-10秒(一般持续6秒)。
图 1 等长收缩运动
第四页,共57页。
等张收缩
等张缩短(向心性收缩)
等张延伸(离心性收缩)
图 2  肱二头肌的等张收缩
第五页,共57页。
(二) 训练原则
1. 阻力原则 包括肌体重量和纯粹外加的阻力等。若在无阻力的情况下训练 , 则达不到增强肌力的目的。
2. 超量负荷原则 所给的负荷应略高于现有的肌力水平或至少相当于使肌肉产生最大强度收缩所需负荷的 60%, 并持续训练 6 周 , 才可取得明显的效果。
3. 肌肉收缩的疲劳度原则 即训练时应使肌肉感到疲劳但不应过度疲劳的原则。
第六页,共57页。
肌力训练的原理(超量恢复示意图)
超量恢复规律
肌肉练习引起肌疲劳
适宜的练习频度
练习
疲劳恢复
超量恢复
原有功能形态水平
形态功能变化
第七页,共57页。
(三)肌力训练的运动处方
肌力训练的形式
运动量选择:强度
时间
频率
注意事项
第八页,共57页。
肌力训练的形式
神经肌肉电刺激(生物肌电反馈)
被运活动
辅助主动运动(助力运动)
主动运动
抗阻运动:等张抗阻、等长抗阻
第九页,共57页。
原则:
肌力练习,应“大负荷、少重复”
肌耐力练习,应“小负荷,多重复”
运动量的确定:
第十页,共57页。

肌力、肌耐力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77562398
  • 文件大小2.81 MB
  • 时间202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