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规划建设实践感悟与思考
08月25日 来源:机关党委(宣教处)
都市规划建设实践感悟与思考
南京市市长 季建业
都市是商品经济发展产物,随着工业化、城乡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都市规划和建设也浮现了许多共性问题:一是都市建设遗忘历史、丢失个性、缺少特色,往往千城一面、千城同类;二是在都市加快当代化同步,浮现了环境污染、都市拥堵、公共安全、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三是城乡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了,都市变大了,却浮现了管理失范、社会失衡现象。作为一市之长,咱们是都市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承载着重大责任和群众盼望。如何把握传承历史和当代文明关系,如何把握工业化和城乡化之间关系,如何把握都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关系,如何把握都市建设与人发展关系,如何把握城乡化与社会和谐之间关系,需要咱们在实践中较好地作出回答。我先后担任过县级市昆山市、地级市扬州市、省会都市南京市市长,3个都市层次不同、规模不同、特色不同、发展阶段也不相似,我结合在这3个都市实践,谈某些感悟和思考。
都市要有“魂”和根。文化是都市灵魂,每个都市不论规模大小、建城史长短,均有自己血肉相连、代代相传文脉,每个都市均有自己DNA,均有自己故事。历史文化资源是都市文明内核,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历史禀赋、宝贵财富。一种都市缺少历史延续和文化底蕴,就不会有强烈吸引力和永恒魅力;一种都市没有文化传承与创新,就不会有可持续发展活力和创造力。咱们看到某些文化古城,要么在战火中湮灭,要么在领导无知中倒下,要么在建设中被破坏。作为现任市长,站在新历史交汇点上,站在前人肩膀上,必要薪火相传,发扬好、传承好都市历史。咱们做法:一是坚持
“三个敬畏”理念。就是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先人(对历史敬畏、对文化崇拜、对先人感恩),以强烈历史责任感,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爱惜历史遗存,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二是坚持保护与运用、改造与复兴方针。保护是前提,运用是核心,改造是手段,复兴是目。扬州是古城,在扬州时咱们提出坚持“五个保护、五个不”,即保护古城街巷体系、保护古城建筑风貌、保护古城文物古迹、古树名木、保护古城遗迹、保护古城非物质形态文化;不大拆大建,不破坏街巷体系,不破坏居民生态,不破坏历史文脉,不破坏建筑风貌,传承古代文明,转换功能,实现古城改造复兴。南京是古都,历史遗存丰富,六朝遗迹有孙权墓、南朝陵墓石刻等;明朝文化有明城墙、明孝陵、明故宫;民国文化有中山像、中山陵、总统府,涉及许多近当代建筑;宗教文化有佛祖顶骨舍利盛世重光、玄奘顶骨舍利、金陵刻经处等。咱们强调要整体保护、全面保护、活态保护,实现古都文化与当代文明交相辉映。三是坚持通过都市更新把历史文化独特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当前某些地方把历史文化简朴地当做包袱,在大拆大建中破坏了都市历史文明;也有地方搞大量“假古董”,亵渎了古代文明。历史遗存、人文环境、建筑符号、民俗风情、历史信息都是先人留下宝贵资源,是都市核心竞争力,破坏了历史文化,就丢失了都市个性魅力。传承文化是传承文明,是都市更新不竭动力。扬州这几年实行了历史街区保护工程、文化博览城建设工程、名城解读工程、绿杨城郭新扬州工程、蜀岗瘦西湖景区综合保护工程、都市文明提高工程,成了通过都市更新有效保护古城一种典范。咱们只有把握好都市特质和文脉,通过规划布局、建筑风貌、生态建设等,才干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使都市可持续发展。
都市要选取适合产业发展途径。都市是经济发展载体,发展是第一要务,是硬道理。产业是都市肌肉,“强身健体”,就要先发展产业,产业竞争力是都市竞争力一种某些。没有发展,不做大经济总量,不增强都市实力,都市就没有地位,也难以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显而易见,这是市长要考虑首要问题。但选取什么样发展途径、什么样发展模式、什么样产业,是市长面临现实课题。咱们以为,发展要根据都市自然禀赋,根据都市产业基本,根据都市环境容量,选取符合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又适合都市实际路子,努力做到经济发展、都市品质提高、环保“多赢”。如果不顾资源、不顾环境,有也许一时把经济搞上去,把都市形象搞上去了,但往往会透支将来,“吃祖宗饭,断子孙粮”。过去昆山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乡镇公司发展水平不如江阴、常熟、张家港。上世纪90年代初,咱们选取了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一茬一茬坚定不移通过对外开放,集聚了大量外资,昆山因而成为全国百强县之首。扬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产业虽有一定基本但缺少竞争力,交通瓶颈制约明显,载体建设落后,咱们提出不能走人家走过老路、不能走牺牲环境弯路、不能走百姓得实惠少窄路,选取实行沿江开发战略,推动经济从“运河时代”走向“长江时代”,坚持走经济发展、环保、生活改进协调之路,选取了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三新”产业。通过近年努力,“三新”产
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感悟与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