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甄选]
1 / 6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甄选]
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曾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大概这就是我看完记录片《大家————王选》后对王选同志最直观的印象。

王选,出生于上海。计算机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纪录片分为两集,围绕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艰苦攻关、科研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印刷革命历程及王选院士的人生故事展开。这位方正之士用自己的18年努力,换来了汉字数字化存储的便利与快捷,远远超出了他个人成就的本身意义,更是一种时代的变迁,是当之无愧的"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者"。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今年又迎来建国70周年,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当代青年人,也是九三学社的社员,王选同志给了我三点启示。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甄选]
2 / 6

一、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

"汉字精密竖排系统",在命运的洪流中,王选主席抓住了时代变迁的那柄木舟,然后驶向了改革的大潮中。我们都知道,文字是文化的核心,通过汉字来传输信息,来传递中文信息,是电气时代中国文化传播的核心。然而当时汉字排版要通过"捡铅字",工序既繁杂效率低,又会带来伤害严重的职业病。如何将繁复的汉字笔画存储到计算机中,是当时最现实的要解决的问题。"748工程"给了王选一个机会,一次偶然的日本考察,让他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里,计算机照排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如果当时的王选只是走马观花地看完后没有对比,如果没有国家当时的"748工程",如果王选没有选择用高效的高科技手段去改造一个行业,那就没有我们现今便捷高频率的信息交流。由此联系到自己,我们在面对工作上的一些困难的时候,如果没有一定的关联考量、延伸探索,就很难出现创新的工作举措。作为一名年轻的社员,不能祈求命运的青睐,而是必须在命运给予的一个个挑战或困难前,抓对机遇,转化为工作当中有利的因素,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支配战士行动的是信仰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甄选]
4 / 6

"一个人的成就,绝不是金钱。"改革开放后,各类思潮涌动,"赚大钱、赚快钱"成为一部分人的人生信条。王选主席耐住寂寞,集中精力潜心研究了18年,用数学与参数确立了汉字存储信息的基础,推动了汉字身上难能可贵的精神。他用对事业的信仰,完成了常人无法做到的成就。王选曾说:"一个应用性研究工作不做到商品,它对社会就没有什么价值"。这是他对工作的一种信仰,秉持"科技顶天,市场立地"的理念,他带领团队开创了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心理学上,对于一件困难的事情,大部分人第一反应也许就是"我做不到",然而王选主席不是,他的第一反应是"在我的努力下,我可以做到。"如果说当下大多数人对于工作有一定的懈怠心理,那王选主席的这种精神就是对我们最好的

纪录片《王选》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露露二天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12-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