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藏传佛教中法器研究.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藏传佛教中法器研究
 
 
摘要:藏传佛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世界文明中脱颖而出。藏传佛教中的法器作为一种媒介不光起到弘扬佛法的作用,更是集中表现了藏传佛教的艺术特点。西藏博物馆里墙上贴着一张影印的大威德金刚的介绍图,图中心是一尊三十四臂大威德金刚的唐卡,周围用箭头标明了大威德金刚穿戴、手持的物品以及法器的名称与简介。此图给了笔者强烈的研究欲望,笔者想以大威德金刚为例分析藏传佛教唐卡中的佛教法器。基于前期在西藏地区众多寺庙及博物馆的实地考察,伴随后期的学习研究,以18世纪清代时期西藏地区的布本设色唐卡《三十四臂双身大威德金刚像》为例,从审美层面对唐卡中的藏传佛教法器进行阐述。
关键词:藏传佛教;大威德;法器
一、藏传佛教法器概述
藏传佛教起源于印度佛教,同时融合了西藏本土的苯教,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宗教风貌。以唐卡为首的各种艺术品展示着藏传佛教的独特魅力,号称藏密艺术瑰宝的唐卡色彩浓郁独特、画面充满大量寓意丰富的符号,是研究藏传佛教的
重要内容。唐卡中绘有大量的佛教法器,法器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藏传佛教文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法器这一由唐卡提炼出的符号化的精神文化产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宗教教义往往通过与信众交流而传播,这项宗教活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法事。在举行宗教活动时需要借助一些器具来增强宗教的仪式感,这些器具就是法器。藏传佛教法器多种多样,包括寺庙内部的装饰用品,如幢、幡等,塑像和佛像前的种种供奉用品,僧人修行用品,僧人法会用品,宗教节庆用品……
二、大威德金刚唐卡简述
大威德金刚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相,为藏密五大金刚之一,人称怖畏金刚,因长着一颗牛头,所以又被称为牛头明王。大威德金刚曾打败为祸人间的死神阎魔王,故别名大威,又因其是文殊菩萨所化,有护法保善之功,故别名大德。构图严谨内容饱满的大威德金刚唐卡,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大威德金刚的本尊相,二是上部的天空,三是下部的大地。大威德金刚的外形有很多变化,可复杂也可简化,常见的有双臂四臂八臂十八臂三十四臂等,最复杂最精妙的是九头三十四臂十六足双生像,其形象可怖,内容丰富,值得深入研究。
大威德金刚双身像有九头,由一个蓝色牛头面、七个忿怒面和一个文殊菩萨本相黄色菩萨面组成,裸身呈站姿,通体黑蓝色,体型如常见的藏传佛教护法神,身短腹大,三十四臂中胸前主臂拥抱明妃,左右各持嘎巴拉碗和金刚钺刀,其他的手臂在身侧依次排列伸开,每只手持一件法器。大威德金刚双身像一共十六足,八只左足前伸,八只右足微屈,两边各踩着八种动物和八位印度天神,脚踩印度天神也是藏传佛教唐卡中高频出现的题材,象征着藏传佛教佛法是超越印度教的无上密法。
大威德金刚名字中的“威”表现为用最威猛凶残的法器与手段,降服一切恶鬼孽障;“德”表现为用智慧和慈悲化解痛苦业障,解脱众生。从“威”与“德”这两方面来研究佛教法器,更能体会藏传佛教中的价值观念。
三、大威德金刚所持法器解析
大威德金剛的三十四只手各持着一件法器,诸手皆结期克印,期克印是藏传佛教密宗手印的一种,以中指和拇指相抵,竖食指,此印是密宗的降魔印,这恰好符合大威德金刚的宗教性质。它的每只手的指甲都尖利如勾,掌心朝外,露出颜色稍浅的掌心。
本节将从法器的象征意义来分类并解释大威德金刚唐卡中的法器,主要从温和的象征物与恐怖的象征物两个

藏传佛教中法器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