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江心屿导游词.doc温州市江心屿导游词
温州市江心屿导游词
第 2 页 / 总页数 8 页
温州市江心屿导游词
温州市江心屿导游词
江心屿位于温州市里北面瓯江中游,属于中国四大名屿。江心屿风景艳丽,东西双塔腾空,映托江心寺,向来被称为"瓯江蓬莱"。下边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温州市江心屿导游词,欢迎参照!
温州江心屿导游词篇1
位于温州市里北面瓯江之中,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东西长,南北狭,是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一。该屿风景艳丽,历史遗迹,人文景观丰富,是瓯江上的一颗绚丽明珠,向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有名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谢灵运、陆游、文天祥等都曾接踵留迹江心屿。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历代名贤留有叹咏江心屿有名诗章近800篇。
古时为两个小岛,南朝宋初郡守谢灵运曾登上孤屿,写下"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名句。唐季以还,屿上渐渐建成梵宇和浮屠。咸通七年(866),于西山东麓建净信禅寺。宋开宝二年(969),又于东山西麓建普寂禅院,并先后建西塔、东塔。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赵构为避金兵南下,曾驻跸普寂禅院。 与鼓浪屿,东门屿,兰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
绍兴七年(1137),僧清了奉诏来江心屿设坛传经,率众填塞中川,两屿遂连结为一;填塞处,建寺,名中川寺,通称江心寺。未久,高宗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奉为"宗室道场"。后来,外国僧侣也慕名来参禅跪拜,至明清两代,仍纷至沓来。 江心屿遍及殿堂亭榭,甚富遗迹,且古木葱郁,风景秀幽,向有"瓯江蓬莱"之称。各代诗人题咏诗词就有500余首;如唐朝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张子容、韩愈、张又新等均闻名篇佳作咏及孤屿。
温州市江心屿导游词
温州市江心屿导游词
第 3 页 / 总页数 8 页
温州市江心屿导游词
江心寺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面积约287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殿。前殿为天王殿,东西有长廊,两头置钟鼓楼。今宋朝古钟尚存。中殿为圆通殿,最为壮观,供奉的是观音菩萨,江心寺为全国32所观音道场之一,。殿内槛联匾额,目不暇接。正柱联为宋王安石撰并书。后殿三圣殿,殿额与春联皆为弘一法师所书。寺周古木参天,风景幽静。1983年列为全国对外开放142座要点寺院之一。
原名净信院,别名西塔寺院。宋高宗驻跸孤屿时,改称兴庆。重建于清嘉庆年间。寺双侧有琉璃泉,泉水清冽,为温州三大名泉之一。寺墙内有橄榄一株,相传明万历十五年(1587)为郡保卫承芳所植,20xx年被毁。建国后温州市博物馆建于此寺,常年展出历史文物,现改为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
位于江心寺东面。南宋德祐二年(76),文天祥自元兵押送途中出险来温,留居中川寺,作《北归宿中川寺》诗。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邑人为纪念这位民族英豪就义200周年而建此祠。祠内原有文天祥石质塑像和名人题诗碑刻,后被破坏,仅存清人秦瀛《宋文信》碑。1981年整修,回廊镶嵌《正气歌》及20块后代凭吊诗词碑刻,并有联云:孤屿自中川,逝水难消-恨;崇词足千古,英风犹挟怒涛鸣。
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一说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曾毁于兵火,南宋绍兴十年(1141年)重建。元至
温州市江心屿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