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注意的特点和教育[ 摘要] 虽然每位教师都学过心理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少用注意的理论去设计教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学生整堂课认真听讲这是不科学也是不可能的。本文较为系统地从广度、稳定性、注意分配三个方面总结了小学生注意的特点, 并针对注意的特点结合一些自身的教学案例就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重点作了阐述。[ 关键词] 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教育教学 1. 引言 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大特点。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最多保持在 15-20 分钟, 如何利用这有限的集中性进行有效教学, 这也是在新课标学习中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我就小学生注意的特点和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结合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所见所想。2. 从注意力的品质看小学生注意的特点 2. 从注意力的品质看小学生注意的特点小学生的注意水平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注意力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能力这三个方面。 注意的广度窄注意的广度也称为注意的范围。小学生能注意到的目标数量比成年人要少, 不能很广泛地使得注意力覆盖到大量目标上, 只能相对集中的注意到个别目标。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关注到小学生容易对可爱的漂亮的东西吸引住,所以在教学中基本上用可爱的,比如他们喜欢的喜羊羊灰太狼等形象作 PPT 背景。但是我发现,并不是越可爱的背景教学效果就越好。面对学生的课堂作业,我反思的结果总是觉得自己哪里没有落实好, 哪里上课不到位……这个疑惑是一篇作文解开的——《我喜欢的老师》。许多学生都讲到喜欢上数学课, 因为数学课总是会出现一些小动物, 还有些一动一动闪闪的。看来我是“饮鸩止渴”了,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用了好看可爱的背景,也恰恰是这些背景,学生没有注意到教学内容,全去看背景去了。小学生注意的广度窄,我怎么能既让学生看背景又要要求他们注意到可爱的背景之上的教学内容呢? 注意的稳定性差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的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持续的时间长稳定性高, 持续的时间短稳定性差。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 意志力相对比较薄弱, 自觉性低,所以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持续的时间不长,特别如果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枯燥乏味更加降低学生注意的稳定性。说到教师只顾埋头讲课, 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反应, 首先想到的是我执教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去游乐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行的计算,是乘法的起始阶段。也是因为意识到这节课的重要性,所以慌了阵脚, 只顾着讲乘法的算理。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反应。像念经一样地强调:“用竖式计算 16 乘4时, 先写上 16 和4, 注意要数位对齐……进位的 2 写在十位的下面, 要写小一些, 表示……”学生的反应很淡, 有些学生玩橡皮弄铅笔盒, 我更加急躁, 批评了学生之后继续讲免得浪费时间玩不成教学任务。下课了,我问: “懂了没? ”学生齐答: “懂了。”长嘘一口气,下课。但是学生的作业交上来,我发现学生根本不懂,下课时的那句“懂了”只是在敷衍我的。课后反思了下, 现在都说情境导入,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我为了节约时间把情境扔掉,在课堂上呈现的是赤裸裸的枯燥的算理算法。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差,怎么可能要求他们认真地听课就一
小学教育方面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