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名远扬——黎阳访谈-直播节目
美名远扬——黎阳访谈 直播节目
节目访谈主要片断
导语:
扬名,是传播名声,名声传扬,名人、名家、名景、名物;美人、美事、美情、美食,发现美好,展示美好。让我们一起(让我们一起)美名远扬,美名远扬……
她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她是美丽的演讲家,她是率真率直、任情任性的奇情才女。美名远扬与您共同走进阳光才女黎阳。
主持人(美扬、林波):今天请进我们的嘉宾:被大众广泛称之为“阳光女作家”、新生代女作家、奇情才女、美丽的演讲家黎阳……
黎阳老师,在上你的节目之前,特意在网上GOOGLE了一下,你知道你的名字在网上有多少个查询结果吗?我那天看了一下,好像有11万多的搜索结果出来……我从黎阳的介绍中,感到她挺博古通今。包括地名,三国时期的地名都如数家珍。从名字上来看,就能感受到
黎老师性格上的一些特点。黎阳,黎明的阳光,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温暖,给人以指引。而且非常的率直,我们黎老师被称作“阳光女作家”,就是这样的一个原因。
黎阳:我想是吧。因为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开朗,又比较健谈,可能同我以前长期从事共青团的工作有关。一天同人打交道,那就是“说”;然后要做杂志,就是“写”。
主持人:这样一说一写,就把自己人生中的一些感悟,形成了文字,出版了很多作品。
刚才说到你的散文,《激情人生》入选高中语文课本。在我的感觉中,能入选语文课本的应当是茅盾、鲁迅这类文坛大家。你觉得你的散文能入选高中语文课本,靠的是什么,凭的是什么呢?
黎阳:当我看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系统的人都在学习这篇文章,而且把它作为左右铭,我真的非常感动,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人生,是一个存在的过程。
人生,是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人生就是在这理想与现实中辗转,在这入世与出世中徘徊,在这有缘与无缘间飘泊。活着的时候因为精神的富足才具有生命,逝去了之后灵魂的永驻才能延续生命。
这篇文章是我在东电共青团工作时写的。多年以后,我看到自己写的这篇文章,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或许以前我有的只是青春的激情、理想主义的痴迷、唯美主义的情怀和一点自以为是的才情,除此之外,我觉得我没有什么,人生经历真是少之又少。诚如我自己所言:我是一个没有真正谈过感情的人去写的“爱情小说”——《何处是归程》,一个写完了小说再去体味社会人生的我。这几年来,所见所感难以尽述……
漫漫长路起伏不能由我,人海漂泊我尝尽人情淡薄。这几年的经历让我有段时间不敢面对自己曾经的文字,不敢上自己的网站,我甚至于觉得我怎么当初会写下这样的文章。因为你可以发觉,我以前是非常唯美的,也就是说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完全一切都是美好的。
我写的小说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写的是知识分子心灵的蜕变史,但是我没想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依然让我感觉到是如此的巨大,所以我说有段时间我不敢去上自己的网站,不敢面对自己曾经的文字。可是今天我明白什么道理呢,这就是我今天一定要说的:也许人生本没有归程,一切只是过程。现在我可以欣然地去面对给我人生带来重大变化的人和事,因为那一切是必然的,是注定的。即使上天再给我一次生命,我也将如此面对,欣然重活。 因此,我还是要说,人生要有激情常相伴,也要有理想常相伴!
她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她是美丽的演讲家,她是率真率直、任情任性的奇情才女。美名远扬与您共同走进阳光才女黎阳。
主持人:我们今天请到的这位嘉宾她从3岁就通过了识字关,而且能够背诵百余首古诗词,25岁的时候就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她的处女作,就是我们在节目的前半段黎阳老师屡次同我们谈到的《何处是归程》。 黎阳老师,我听说你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晃着脑袋在大人面前背这些古诗……
黎阳: 我一定要感谢我的母亲。以前有人在书评中曾说,“黎阳和她的小说是一位母亲的杰作”。我今天这一切都得益于母亲对我的熏陶。母亲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 我小的时候,她就教我背唐诗宋词。我父亲希望我在理工科方面有所发展,叫我每天一道数学题。我每日一诗坚持了下来,可每日一题怎么也没坚持下来。
主持人:这本长篇小说《何处是归程》被评论界认为是一部唯美主义的诗化小说,列入了“畅想2003提高个人修养的十本好书”之中,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选入大学当代文学必读的书目。这本书发表的时候你才25岁……
黎阳:爱与欲,情与义,梦想与现实,前程与去路,一曲在无奈现实中挣扎与浮沉的人性悲歌,一部现代知识分子心灵的蜕变史。那时的我只是很肤浅地感觉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学校出来到社会上再到工作岗位上,你会发觉,你所设想的美好东西,在现实面前是不堪一击,如同昨日黄花,就这样消失了,不留痕迹。我出生于70年代末,我出生的时候,旧的思想价值体系被打破了
最新美名远扬——黎阳访谈-直播节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