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素质模型.doc冰山素质模型
冰山素质模型
1 / 5
冰山素质模型
冰山模型
所谓 “冰山模型 ”,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
表面的 “冰山以上部分 ”和 深藏的 “冰山以下部分 ”。
简介
层面划分
素质层级
相关人物
遵循步骤
1. 简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麦克利兰 于 1973 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
所谓 “冰山模型 ”,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 表面的 “冰山以上部分 ”
和深藏的 “冰山以下部分 ”。
冰山素质模型
冰山素质模型
5 / 5
冰山素质模型
其中, “冰山以上部分 ”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
是容易了解与测量 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 培训 来改变和发展。
而“冰山以下部分 ”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
部分。
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 ,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
用。
2 . 层面划分
1、知识,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
2、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
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
冰山模型
3、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
4、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
5、特质(性格),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
品质与动机:可以预测个人在长期无人监督下的工作状态。
6、动机,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冰山素质模型
冰山素质模型
3 / 5
冰山素质模型
其中第
1、2
项大部分与工作所要求的直接资质相关,
我们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使用一
冰山素质模型
冰山素质模型
5 / 5
冰山素质模型
定的手段进行测量。可以通过
考察资质证书、考试、面谈、简历
等具体形式来测量
冰山素质模型
冰山素质模型
5 / 5
冰山素质模型
冰山模型
,也可以通过 培训 、锻炼 等办法来提高这些素质。
第 3、 4、 5、 6 项往往很难度量和准确表述,又少与工作内容直接关联。只有其 主观能动性变化 影响到工作时,其对工作的影响才会体现出来。
考察这些方面的东西,每个 管理者 有
冰山素质模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