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绞线制作实验报告
LT
实验课程:计算机网络
实验名称:双绞线制作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经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电子商务实验室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试验机号:
实验目的
;
;
;
实验设备
压线钳、双绞线、水晶头,剥线夹
两端RJ-45头中的线序排列完全相同的网线,称为直通线(Straigh Cable),只适用于计算机到集线设备的连接。当使用双绞线直接连接两台计算机时,另一端的线序应作相应的调整,即第1、2线和第3、6线对调,制作为交叉线(Crossover Cable)。例如,当一端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时,另一端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当一端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时,另一端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8. 测试
网线接好后,并不能保证就已经没有问题,还需要对网线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有连接故障。测试用的工具是测试仪,将两个水晶头分别安在测试仪上,拉动测试仪,如果两排灯同时顺序亮到底,则说明网线已经制作好,如果两排灯不是同时从1亮到8,说明网线线序排列有错误,如果有部分灯亮有部分灯不亮,说明线路在水晶头处接触不良。需要重新连接。
五.实验记录
,可以将剥皮的长度留得长一些,即使20mm左右也无所谓,太短不便于细导线的捋直和排序。当然,也不能过长,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使用压线钳剥皮时,可以将双绞线斜插入剥线刀口,避开挡板,然后轻握钳柄,旋转网线即可
,最常使用的有两个标准,即T568A标准和T568B标准。T568A标准描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7-白棕、8-棕。T568B标准描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见图4所示。在网络施工时,建议使用T568A标准。当然,对于一般的布线系统工程,T568B也同样适用。
我们所做双绞线是直通线,不能用于电脑之间的连接,电脑之间连接应该用1-3,2-6的计入方式制作的双绞线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双绞线试制成功。主要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老师和实验指导书上的安排,在用剥线夹的时候没有过多的转动而避免里面线的割断现象;仔细的核对线序;插入水晶头的时候送到了最里端;压线的时候确保水晶头已经压倒,而又没有把线压断,掌握好了力度。综上经验与总结,我们的试验成功了。
七.问题回答
,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网络电缆分为: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三大类。
特点: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双绞线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如果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成了双绞线电缆。在双绞线电缆(也称双扭线电缆)内,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扭绞长度,一般地说,,按逆时针方向扭绞,。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同轴电缆以硬铜线为芯,外包一层绝缘材料。这层绝缘材料用密织的网状导体环绕,网外又覆盖一层保护性材料。同轴电缆的这种结构,使它具有高带宽和极好的噪声抑制特性。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15mm~50mm,大致与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当。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mm~10mm。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以使光纤保持在芯内。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用来保护封套。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纤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横截面积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它质地脆,易断裂,因此需要外加一保护层。
,有几种?它们各自的电气性能如何?
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与非屏蔽双绞线两大类。在这两大类中又分100欧姆电缆、双体电缆、大对数电缆、150欧姆屏蔽电缆。电气性能:其中," 欧姆MAX. Per100m @ 20℃"是指在20℃的恒定温度下,每100米的双绞线的电阻为9.
双绞线制作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