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李有才板话.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李有才板话

赵树理
一 书名的来源

阎家山有个李有才,外号叫“气不死”。
这人现在有五十多岁,没有地,给村里人放牛,夏秋两季捎带看守村里的庄
稼。他只是一身一口,没有家眷。他常好说两句开心话,说是“吃饱了一家不饥,
锁住门也不怕饿死小板凳”。村东头的老槐树底有一孔土窑还有三亩地,是他爹
给留下的,后来把地押给阎恒元,土窑就成了他的全部产业。阎家山这地方有点
古怪:村西头是砖楼房,中间是平房,东头的老槐树下是一排二三十孔土窑。地
势看来也还平,可是从房顶上看起来,从西到东却是一道斜坡。西头住的都是姓
阎的;中间也有姓阎的也有杂姓,不过都是些在地户;只有东头特别,外来的开
荒的占一半,日子过倒楣了的杂姓,也差不多占一半,姓阎的只有三家,也是破
了产卖了房子才搬来的。
李有才常说:“老槐树底的人只有两辈--- 一个‘老’字辈,一个‘小’字
辈。”这话也只是取笑:他说的‘老’字辈,就是说外来的开荒的,因为这些人
的名字除了闾长派差派款在条子上开一下以外,别的人很少留意,人叫起来只是
把他们的姓上边加个‘老’字,像老陈、老秦、老常等。他说的‘小’字辈,就
是其余的本地人,因为这地方人起乳名,常把前边加个‘小’字,像小顺、小保
等。可是西头那些大户人家,都用的是官名,有乳名别人也不敢叫--比方老村
长阎恒元乳名叫‘小囤’,别人对上人家不只不敢叫‘小囤’,就是该说‘谷囤’
也只得说成‘谷仓’,谁还好意思说出‘囤’字来?一到了老槐树底,风俗大变,
活八十岁也只能叫小什么,小什么,你就起上个官名也使不出去--比方陈小元
前几年请柿子洼老先生给起了个官名叫‘陈万昌’,回来虽然请闾长在闾账上改
过了,可是老村长看账时候想不起这‘陈万昌’是谁,问了一下闾长,仍然提起
笔来给他改成陈小元。因为有这种关系,老槐树底的本地人,终于还都是‘小’
字辈。李有才自己,也只能算‘小’字辈人,不过他父母是大名府人,起乳名不
用‘小’字,所以从小就把他叫成‘有才’。
在老槐树底,李有才是大家欢迎的人物,每天晚上吃饭时候,没有他就不热
闹。他会说开心话,虽是几句平常话,从他口里说出来就能引得大家笑个不休。
他还有个特别本领是编歌子,不论村里发生件什么事,有个什么特别人,他都能
编一大套,念起来特别顺口。这种歌,在阎家山一带叫‘圪溜嘴’,官话叫‘快
板’。
比方说:西头老户主阎恒元,在抗战以前年年连任村长,有一年改选时候,
李有才给他编了一段快板道:
村长阎恒元,一手遮住天,
自从有村长,一当十几年。
年年要投票,嘴说是改选,
选来又选去,还是阎恒元。
不如弄块版,刻个大名片,
每逢该投票,大家按一按,
人人省得写,年年不用换,
用他百把年,管保用不烂。
恒元的孩子是本村的小学教员,名叫家祥,民国十九年在县里的简易师范毕
业。这人的像貌不大好看,脸像个葫芦瓢子,说一句话眨十来次眼皮。不过人不
可以貌取,你不要以为他没出息,其实一肚肮脏计,谁跟他共事也得吃他的亏。
李有才也给他编过一段快板道:
鬼眨眼,阎家祥,
眼睫毛,二寸长,
大腮蛋,塌鼻梁,
说句话儿眼皮忙。
两眼一忽闪,
肚里有主张,
强占三分里,
总要沾些光。
便宜占不足,
气得脸皮黄,
眼一挤,嘴一张,
好像母猪打哼哼!
像这些快板,李有才差不多每天要编,一方面是他编惯了觉着口顺,另一方
面是老槐树底的年轻人吃饭时候常要他念些新的,因此他就越编越多。他的新快
板一念出来,东头的年轻人不用一天就都传遍了,可是想传到西头就不十分容易。
西头的人不论老少,没事总不到老槐树底来闲坐,小孩们偶而去老槐树底玩一玩,
大人知道了往往骂道:‘下流东西!明天就要叫你到老槐树底去住啦!’有这层隔
阂,有才的快板就很不容易传到西头。
抗战以来,阎家山有许多变化,李有才也就跟着这些变化作了些新快板,又
因为作快板遭过难。我想把这些变化谈一谈,把他在这些变化中作的快板也抄他
几段,给大家看看解个闷,结果就写成这本小书。
作诗的人,叫‘诗人’;说作诗的话,叫‘诗话’。李有才作出来的歌,不是
‘诗’,明明叫做‘快板’,因此不能算‘诗人’,只能算‘板人’。这本小书既然
是说他作快板的话,所以叫做‘李有才板话’。

李有才板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橘子
  • 文件大小527 KB
  • 时间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