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7.doc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7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7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7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7
为指导和加强本市医疗机构急诊科室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提升院内急救服务
能力和质量,保障就医群众生命安全,根 据根据《执业医师法 》、《医疗机构管
理条例》、《护士条例 》和《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等法律法规 ,我委组织
有关单位和专家, 结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和《上海市急诊、 ICU 质控手册( 2011 年版)》,制定本指南。
一、职责与范围
(一)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 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实行急诊抢救室 - 急诊监护室 / 综合监护室 - 急诊病房等连贯性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二)急诊科实行全年 24 小时开放,负责危重伤病急救患者的连贯性一体化救治,普通急诊和慢性病急性发作时的急诊处理,为等各专业临床科室提供相关专科急诊患者诊治的场所并负责协调与管理,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进入急诊绿色通道、ICU 和急诊病房救治的主要急危重病症包括:心
跳呼吸骤停、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与危象、急性心力衰
竭、脑中风、癫痫持续状态、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重症哮喘、内分
泌危象、急性中毒、呼吸道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 急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各种类型休克、水电质酸碱紊乱、慢性病急性发作需要急诊处理者、重症感染、
严重创伤(原发性创伤需要止血、清创、包扎、固定、手术者)、创伤致命性并
发症(气道梗阻、血气胸、创伤失血性休克等)、急腹症、蛇犬等咬伤、中暑、
电击、淹溺等。
二、床位与人员
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急诊科应当配备固定的急诊医师与护士,且不少于在岗医师与护士的 75%;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急诊科应
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 医疗区应包括预检分诊处、 诊室、抢救室、急诊病房(留观室)、急诊监护室(急诊 ICU)和急诊手术室等;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一)日均急诊量> 800 例次的医院
1、每班在岗负责急诊接诊工作的急诊医师≥15 名,如日均急诊量每增加
50 人次,每班增加在岗急诊医师≥1名。
2、急诊病房(留观室)床位≥ 60 张。床位:医师比按1∶ 配备。
3、急诊 ICU 床位≥ 24 张。床位∶医师比按1∶ 配备。
4、抢救室床位≥ 10 张。按≥5名急诊科医师配备, 每班有 1 名急诊科医师在岗负责抢救室工作。
(二)日均急诊量500~800 例次的医院
1、每班在岗负责急诊接诊工作的急诊医师≥10 名,如日均急诊量每增加
50 人次,每班增加在岗急诊医师≥1名。
2、急诊病房(留观室)床位≥ 50 张。床位:医师比按1∶ 配备。
3、急诊 ICU 床位≥ 16 张。床位∶医师比按1∶ 配备。
4、抢救室床位≥8 张。按 5 名急诊科医师配备,每班有 1 名急诊科医师在岗负责抢救室工作。
(三)日均急诊量300~500 例次的医院
1、每班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