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 3 万吨/ 年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 1335 号二O一三年一月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 3 万吨/ 年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简本) 1 第一章建设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建设项目地点浮山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临汾盆地东缘。地理坐标:北纬 35° 49′至 36° 06′, 东经 110 ° 41′至 113 ° 13′。西接临汾、襄汾,南临翼城,东连安泽,东南毗沁水, 北接古县,东西长 公里,南北宽 公里,总面积 938 平方公里。浮山县辖 2镇 7乡, 2个居民委员会和 185 个村委会,人口 万,县城位于县城西部天坛镇,距临汾市约 37km 。省道临翼公路穿城而过。矿区位于浮山县城西南方向、直距约 18 公里的南畔村西 ,行政区划隶属浮山县东张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径 111 ° 42′ 53″-111 ° 43′ 08″, 北纬 35° 52′ 32 ″-35 ° 52′ 47″。临汾至四家湾金铜矿的公路从矿区北侧约 1km 处通过,矿区与该公路之间有简易公路相通。矿区北有 309 国道通过,南有侯月铁路通过,交通较为便利。交通地理位置见图 -1 。 建设背景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位于浮山县城西南方向、直距约 18 公里的南畔村西 ,行政区划隶属浮山县东张乡管辖。根据山西省临汾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非煤整合办核【 2008 】10 号)《关于临汾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山西省浮山县科海铁矿与浮山县洪源铁矿整合为一个矿山。整合后的矿山名称为浮山县科海铁矿,后名称变更为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整合后矿区面积为 ,开采标高为 880-750m ,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 3万吨/年。为规范采矿权范围,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2010 年5 月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申请进行采矿权范围划界,申请矿区面积不变,为 ,申请开采标高变更为 - ,2010 年5 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晋非煤采划字( 2010 )0055 号》文批准其划界申请。 2012 年5 月批准其延期一年(时间 2012 年5月13日~2013 年5月 13日)。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 3 万吨/ 年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简本) 2 宏龙铁矿图 -1 地理位置图( 1: 16 0000 ) 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 3 万吨/ 年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简本) 3 根据山西省非煤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领导组文件晋非煤开整字[2011]05 号“关于《临汾市非煤矿产资源进一步开发整合实施方案》的核准意见”文件精神,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整合后矿区面积为 ,开采标高为 880-750m ,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 3万吨/年。整合后的矿山名称为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 2012 年6 月该矿委托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查院编制完成了《山西省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铁矿资源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书:矿区面积 ,开采标高为 - ,开采矿种为铁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 3万吨/年。达产后,矿山布置一个工业场地,场地内新掘主斜井、利用原科海铁矿铁矿主斜井作为整合后的一号风井、新掘二号风井。全矿开采 24、 25、 26、 I 号矿体。前期由主斜井、一号风井开采 24、25、26号矿体;后期由主斜井、二号风井开采 I号矿体。设计利用资源储量 万吨,可采储量 万吨,服务年限 17a 。达产后,矿山布置一个工业场地,场地内新掘主斜井、利用原科海铁矿铁矿主斜井作为整合后的一号风井、新掘二号风井。工程完成后,矿区总占地面积 公顷, 其中生产场地占地面积 ,矿区道路占地 。其中利用现有场地 ,利用现有道路 ,新增占地为荒草地,占地 。不占用农田耕地及林地。生产场地利用的建筑有宿舍、休息室、原科海主斜井、库房,新建的生产设施及建筑有主斜井、卷扬机房、空压机房、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储矿场、机修车间、办公室。其余建筑、生产设施全部拆除,包括原卷扬机房、原空压机房、原洪源矿主斜井、风井、原食堂、原部分宿舍。矿山竖向分为三个布置平台,分别为 905m 、925m 、945m 。其中储矿场、主斜井、空压机房布置在 905m 平台; 2 号回风竖井、风机房布置在 945m 平台,其余建筑物布置在 9
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3万吨年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立项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书简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