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 设计规范 1..1 PCB (Print circuit Board) :印刷电路板。 1..2 原理图:电路原理图,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的、表达硬件电路中各种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图。 1..3 网络表:由原理图设计工具自动生成的、表达元器件电气连接关系的文本文件,一般包含元器件封装、网络列表和属性定义等组成部分。 1..4 布局: PCB 设计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把元器件放置到板上的过程。 1..5 仿真:在器件的 IBIS MODEL 或SPICE MODEL 支持下,利用 EDA 设计工具对 PCB 的布局、布线效果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在单板的物理实现之前发现设计中存在的 EMC 问题、时序问题和信号完整性问题,并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案。 II. 目的 A. 本规范归定了我司 PCB 设计的流程和设计原则,主要目的是为 PCB 设计者提供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PCB 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提高 PCB 的可生产性、可测试、可维护性。 III. 设计任务受理 设计申请流程当硬件项目人员需要进行 PCB 设计时,须在《PCB 设计投板申请表》中提出投板申请,并经其项目经理和计划处批准后,流程状态到达指定的 PCB 设计部门审批, 此时硬件项目人员须准备好以下资料: ⒈经过评审的,完全正确的原理图,包括纸面文件和电子件; ⒉带有 MRPII 元件编码的正式的 BOM ; ⒊PCB 结构图,应标明外形尺寸、安装孔大小及定位尺寸、接插件定位尺寸、禁止布线区等相关尺寸; ⒋对于新器件,即无 MRPII 编码的器件,需要提供封装资料; 以上资料经指定的 PCB 设计部门审批合格并指定 PCB 设计者后方可开始 PCB 设计。 1. 仔细审读原理图,理解电路的工作条件。如模拟电路的工作频率,数字电路的工作速度等与布线要求相关的要素。理解电路的基本功能、在系统中的作用等相关问题。 ,确认板上的关键网络,如电源、时钟、高速总线等,了解其布线要求。理解板上的高速器件及其布线要求。 《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的要求,对原理图进行规范性审查。 4. 对于原理图中不符合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的地方,要明确指出,并积极协助原理图设计者进行修改。 5. 在与原理图设计者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出单板的 PCB 设计计划,填写设计记录表,计划要包含设计过程中原理图输入、布局完成、布线完成、信号完整性分析、光绘完成等关键检查点的时间要求。设计计划应由 PCB 设计者和原理图设计者双方签字认可。 ,设计计划应征得上级主管的批准。 IV. 设计过程 PCB 的接口文件,PCB 设计人员应根据所用的原理图和 PCB 设计工具的特性,选用正确的网络表格式,创建符合要求的网络表。 2. 创建网络表的过程中,应根据原理图设计工具的特性,积极协助原理图设计者排除错误。保证网络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 PCB FOOTPRINT ). PCB 板根据单板结构图或对应的标准板框,创建 PCB 设计文件; 注意正确选定单板坐标原点的位置,原点的设置原则: ①单板左边和下边的延长线交汇点。②单板左下角的第一个焊盘。板框四周倒圆角,倒角半径 5mm 。特殊情况参考结构设计要求。 1. 根据结构图设置板框尺寸,按结构要素布置安装孔、接插件等需要定位的器件,并给这些器件赋予不可移动属性。按工艺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尺寸标注。 2. 根据结构图和生产加工时所须的夹持边设置印制板的禁止布线区、禁止布局区域。根据某些元件的特殊要求,设置禁止布线区。 PCB 性能和加工的效率选择加工流程。加工工艺的优选顺序为:元件面单面贴装——元件面贴、插混装(元件面插装焊接面贴装一次波峰成型) ——双面贴装——元件面贴插混装、焊接面贴装。 “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布置原则,即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 ,根据单板的主信号流向规律安排主要元器件. C. 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 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号线最短; 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小电流,低电压的弱信号完全分开;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分开;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开;高频元器件的间隔要充分. ,尽可能采用“对称式”标准布局; 、重心平衡、版面美观的标准优化布局; F. 器件布局栅格的设置,一般 IC 器件布局时,栅格应为 50--100 mil, 小型表面安装器件,如表面贴装元件布局时,栅格设置应不少于 25mil 。 ,应双方沟通后确定。 5. 同类型插装
PCB layout 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