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卫辉现有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卫辉文物概况卫辉因元世祖中统元年,将原卫州、辉州合并设路,取二州名首字,称卫辉路而得名。明改卫辉路为卫辉府,清承明制仍为卫辉府。卫辉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 古黄河北岸。位于东经 113051 ’至 114019 ’,北纬 35“ 19’至 35042 ’之间。南北长约 43 公里,东西宽约 35 公里, 总面积 868 平方公里, 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分别为 258 、 158 、 452 平方公里; 规划区面积 45 平方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卫辉市属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 ℃, 年均日照时数 小时, 年均降水量 毫米,无霜期 209 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热同步,寒暑适中。卫辉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曾是“牧野之战”的主战场和“汲冢书”的出土地。自西汉高祖二年( 公元前 205 年) 设置汲县,先后为州治、路治、府治和道治, 距今己有 2000 多年的历史, 素有“南通十省, 北拱神京”之称。现辖 13 个乡(镇)、 347 个行政村、 10 个居委会, 总人口 48 万。卫辉历代名人去集,许多举足轻重的人物隐现其中,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卫辉古代文明秘现代文化的奇迹。如比干、姜太公、杜诗、贺铸、徐世昌、李敏修、王筱汀、刘知侠等,历史名人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展示着古城非同一般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体蕴。而当代的中央文史馆馆员秦岭云和卢光照、全的榜样吴金印等名人更为古城卫辉增添了新韵。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以苍峪山、跑马岭休闲生态园、塔岗水库度假村、青龙溶洞风景区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和以比干庙、望京楼、香泉寺、小店河民居、徐氏家祠、皮定均司令部、镇国塔、陀罗尼经幢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各具特色。比干林园、跑马岭休闲生态园成为国家 AAAA 级、 AA 级景区。比干庙、望京楼、姜太公故里、战国古长城、战国古墓群、孔子击馨处、吕祖阁、汲冢书出土地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古迹 51 处(3 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4 处、卫辉市文物保护单位 37处) ,可见,我市的文物资源丰富, 总量居全省前列。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殷太师比干庙, 被称为天下林氏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望京楼是全国最大的石构无梁殿建筑;香泉寺被誉为豫北最早的佛教寺院;民国总统徐世昌家祠是目前保存较完好的唯一一处总统级家祠;小店河建筑群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原有风貌最完整的清民居建筑群之一。可见,我市的各类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干庙望京楼战国魏边城岭长城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陀罗尼经幢镇国塔香泉寺徐家祠堂山彪遗址皮定均遗址小店河民居新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吕祖阁孔子击磬处姜太公故里汲冢书遗址卫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区内):白衣堂宝坛寺华新纱厂工人罢工旧址李敏修故居天主教堂王家大楼玄帝庙清真寺卫辉府旧址城隍庙新一师桧柏市一中桧柏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干庙简介一、干庙地理位置与基本情况: 比干庙位于卫辉市区北 公里顿坊店乡比干庙村,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其西北依巍巍太行山、东部和南部为广阔的平原,东有卫河由南向北穿流而过,西临京广铁路和 107 国道,交通便利,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称。比干庙坐北朝南,整个建筑呈长方形,庙(墓) 始建年代不详, 现存建筑为明弘治七年( 公元 1494 年) 明孝宗所建,其布局保存较为完整。是研究古代庙(墓)及碑刻书法艺术的实物例证。主体建筑在中轴线上对称布局,依次为照壁、山门、东西厢房、次门、木牌坊、碑廊、东西配殿、拜殿、大殿、石坊、墓碑亭、墓冢等。整个建筑气势壮观,庄严肃穆。比干庙(墓) 1963 年6 月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之物保护单位, 1996 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历史沿革: 比干, 姓子, 名干, 殷纣王的叔父, 官居少师。比干庙的修建年代, 据《尚书· 武成》记载:“武王克殷,封比干墓”。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 494 年)魏孝文帝拓拔宏自邯南巡过此地, 因墓建庙, 并亲自撰《皇帝吊殷比干文》立碑祠下。唐贞观十九年(公元 645 年), 唐太宗亲征辽东, 率领文武大臣到比干庙前进行隆重的祭祀,颁发《赠殷太师比干谥诏》追赠比干为太师,谥曰:“忠烈”,申令邵县封墓建祠,置守冢五家,以少宋时享。明弘治七年(公元 149 4 年)明考宗又在原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奠定了今日比干庙的基础。清乾隆十五年(公元 1750 年) ,乾隆皇帝南巡至卫辉又来书御制诗,立碑于比干庙以资纪念。民国二十三年( 公元 1934 年林森派林修、林越、林异觉为代表来汲县扫墓祭祖,

卫辉现有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