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
思维导图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运用
张 颖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有效表达思维轨迹的一种工具图,具有极大的可伸缩性,可以有效地将零散的内容建立联
系并整合为图画的呈现方式,让幼儿能够更加直观、具象地理解游戏内容,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在运用思维导
图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将思维进行无限延伸,不断增加思维的维度和广度,在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
不断优化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其建立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理解能力、对游戏活动的兴趣,最终达到让幼儿自主游戏
的目的。
关键词:思维导图;自主;游戏;幼儿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放射性思维工具, 戏材料进行了递进。教师提供气泡图的底图,将
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国外很多学校早已将思 任务图片更换为能够让幼儿自由取放、自由组合
维导图引入教学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 的模式,让幼儿能够自选角色,自选任务,自主
我国,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已被广 游戏。在中、大班的表演游戏区中,教师运用气
大教育工作者认同,但是思维导图在幼儿园游戏 泡图标明游戏主题和角色分配,运用流程图提示
活动中的应用研究尚不多。笔者根据《3-6 岁儿 幼儿故事情节,有效地让幼儿迅速回忆故事内容,
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对思维导图在幼儿游 激发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的兴趣。另外,教师将叠
戏活动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将圆圈图、气泡图、 衣裤、叠袜子、整理小书包等生活区游戏,折纸、
双气泡图、树状图、流程图、多重流程图、括号图、 剪纸等美工区游戏的步骤通过思维导图中的流程
桥状图等八种适宜幼儿的思维导图运用到幼儿园 图进行逐步提示,便于幼儿整体、直观地观察,
游戏活动中。幼儿通过形象、生动的绘画方式, 理解游戏步骤的前后顺序,让思维外显化、直观化。
将抽象、复杂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 教师通过对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帮助幼儿在游
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游戏兴趣和自主 戏活动中保持良好的思维,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
游戏能力。 最终达到让幼儿自主游戏的目的。
一、游戏内容简明化
思维导图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运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