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夏目漱石《虞美人草》论—--以藤尾形象分析为中心.psd.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夏目漱石《虞美人草》论——以藤尾形象分析为中心姓名:杨雅婷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日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高鹏飞 20100601 中文摘要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至今仍被日本人民爱不释手。夏目漱石就像中国的鲁迅一样,其一生都在关注着国家的命运,以国家发展为己任,影响了一大批日本人和日本作家。夏目漱石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成为了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比如说《我是猫》、《其后》、《门》、《心》等等。本论文以夏目漱石辞去东京大学教授、成为《朝日新闻》专职作家之后创作的《虞美人草》为切入点,展开论述。由于是以专业作家的身份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尽管夏目漱石之前发表的作品均大获成功,但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他绞尽脑汁的将自己的才华融入其作品之中,期待这部作品能成为自己作为专业作家真正的处女作。展望夏目漱石一生的作品,贯穿其中的是他对日本近代化的深刻思考。笔者认为,夏目漱石对近代化的思考在《虞美人草》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一直以来,《虞美人草》所具有的近代化的先进性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相反,明治、大正时期的研究者们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劝善惩恶”和藤尾突然死亡的“破绽”等方面,由此得出结论,认为《虞美人草》是一篇失败的作品。由于明治、大正时期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当时的评论家们没有用近代化的眼光研究《虞美人草》是可以理解的。同时在中国关于《虞美人草》的研究也非常少,而关于主人公藤尾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目前还没有查询到相关的科研成果。本论文以《虞美人草》的主人公藤尾为主线,通过对藤尾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剖析和透视身处近代化前沿女性的悲剧性命运及其根源和社会现实。在作品的开篇, 作者就以厚重的笔墨描写了藤尾如埃及艳后和虞美人般的美貌。这两位女性的共同点有很多,最重要的是都导致了各自帝国的毁灭。由此,藤尾的一出场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张力。藤尾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帝国毁灭呢?在日本女权主义的影响之下,藤尾在作品中完成了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变革。虽然是女子,却取得了“甲野"家“家长”的地位,其次又取得了家中的财产,由此完全成为“甲野”家的“家长",完成了在日本传统家庭中的革命。由于日本特殊而密切的“家”和“国"的关系,藤尾在家中的“暴动”就具有了鲜明的反封建这一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换言之,藤尾所要颠覆的帝国是日本的封建传统社会。然而,至此,作者笔锋一转,在结尾高潮部分却突然让藤尾离奇地死去。并且,在其对朋友的书信中也写到:“藤尾是个令人讨厌的女子,杀死她是我写这篇作品的目的所在"。由此,作为日本传统社会的牺牲者形象的藤尾诞生了。因为社会时代和民众觉醒程度的制约,藤尾没有生存下去的空间和土壤。夏目漱石也没有办法让她继续活下去,只能猝死,只能是一个悲剧。当时的评论家和读者或许无法理解作者的“不合情理”,但是作者希望百年以后的读者能够理解。更何况,藤尾钟情的近代知识分子小野是一个不坚定者,由于他对传统社会的妥协和对藤尾的背叛,让热烈追求爱情的少女之心为之破碎。心之“死”,远远大于肉体之死。而且,作者的高明之处是,藤尾的死,并没有让读者感受到“劝善惩恶"的快感, 反而感到一丝怜惜和疼痛。夏目漱石在描写藤尾死去的情景时,也是用尽笔墨,使其化身为“天女”,目的是让她继续活在读者的心中。写作目的和写作结果的截然不同, 一直被认为是夏目漱石的一个败笔。然而通过以上的分析却可以发现,藤尾是一个美丽的、敢爱敢恨、独立自主的近代青年女性形象。夏目漱石的所谓败笔,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当时社会状态下的唯一选项。夏目漱石非但不讨厌藤尾,甚至有研究显示, 夏目漱石还非常喜爱藤尾。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在报纸上连载的“新闻小说",夏目漱石不仅无法直接表达对藤尾的赞扬和喜爱,反而只能按照当时的社会道德——日本传统的道德观来抨击藤尾,使其成为“劝善惩恶"的“恶’’的对象。然而, 对藤尾满怀爱护之意的夏目漱石还是将藤尾的悲剧升华为让人怜爱、令人难忘的永恒形象,拉近了读者和藤尾的距离,并且使读者感受到了藤尾的现代之美。由此,通过藤尾的死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日本传统社会如何来接受像藤尾这种新式的美,那便是于日本如何实现近代化是同一命题。在这里,就借用夏目漱石在《现代文明的开化》中的那句:“在尽可能不患上神经衰弱的前提下,内在地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应该说,夏目漱石有关近代化实质的论述,对正在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我国,也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五四运动”以来,我们中国人就一直在探索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在同西方文化融合的同时,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光大,其探索之路还远远没有结束。但愿,夏目漱石隐晦的对藤尾的爱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让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接纳世界,融入世界。此外,藤尾这一形象

夏目漱石《虞美人草》论—--以藤尾形象分析为中心.psd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28610723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