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自学案.doc《逢入京使》自学案
1、原文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
凭君传语报平安。
2、作者简介
岑参(约 715—770) ,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 ( 今属湖北 ) 人。曾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诗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
六十首。对边塞风光 , 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 , 后人多并称“高岑”。
3、写作背景
唐天宝八载( 749),岑参赴任安西节度使幕府书记,这首诗写于赴任途中。此时诗人
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4、诗意
注释
《逢入京使》:选自《岑参集校注》。
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漫漫:路途遥远的样子。
龙钟:泪流纵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请求,烦劳。
传语:捎口信。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
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
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5、赏析
故园东望路漫漫 ,
“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 东望 ”点明家园的
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 。“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 ,回首望
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离家已越来越远 。“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
双袖龙钟泪不干。
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写思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
滂沱,这当然有点夸张,仍不失为真实 ,甚至可以说是更形象地表现了思乡的真情实感。
马上相逢无纸笔 , 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字点出了题目。 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
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他一方面有对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
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整体赏析:
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不可遏止。东望故园,长路漫漫,亲人远隔,怎能不让人泪雨滂沱!然而,诗人并没有过多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而是振作精神,安慰家人。这里不说旅途艰辛,不说回家无期,万千思念,尽在一声“传语”中。
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 以平实的语言,书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出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
6、主旨
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表
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 表现了诗人的 思乡之情 与渴望功名之情 这两大情怀,一亲情一豪情。)
《逢入京使》自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