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谦词敬词及雅语-word资料(精).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谦词、敬词及雅语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古人大多比较谦虚, 所以古人在言谈和文字当中就有很多谦词,现在很多人知其名而不知其意,其实,知道谦词的含义也是蛮有趣的。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妻子, 有一个传统的谦称叫“拙荆”。“荆”本为一种落叶灌木的名称,这里指用荆枝做的髻钗。据《列女传》记载, 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居家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后人因以“荆妻”或者“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僧人、道士以“贫僧”“贫道”自称,不是出家人自叹贫穷。晋、南北朝时, 僧人自称“贫道”; 唐以后僧人改称“贫僧”, 道士谦称“贫道”。这里的“贫”不是指生活的贫穷,而是指学识、道行的不足, 是修为不够、功德未满的谦辞。人们常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作品为“涂鸦之作”。唐代诗人卢仝有一子, 孩提时喜欢以蘸了墨水的笔在纸上或书本上恣意涂抹。卢仝作诗叹曰:( 这孩子)“忽来案上翻墨汁, 涂抹诗书如老鸦”。后来人们便以“涂鸦”一词戏称随意的创作, 或用来比喻书法的稚拙, 而更多的则是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水平不高。在文章的标题中, 常用到“刍议”一词, 如胡适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刍”音ch ú ,本义为割草,也指喂牲口的草料,又引申指割草之人。古时割草打柴者地位低贱,故“刍议”常用作谦辞, 指自己的言论浅陋、不成熟。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谓之刍议, 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鄙人”常用作自称,“鄙”本义指都邑四周的土地, 后引申指郊野、边远的地方。边远地区远离文化中心, 往往消息闭塞。自称“鄙人”是谦称自己的识见、修养均不如人。书画家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他人时,常会谦虚地说一句“聊供补壁”。“补壁”的字面意义就是修补墙壁, 书画家说的那句话, 潜台词就是自己的作品价值不高, 至多用作修补墙壁的材料。需要提请注意的是, “补壁”只能用于赠送方,不能用于受赠方。在表示谦虚的时候, 做学生的, 常会说“忝列门墙”, 做朋友的常会说“忝在相知之列”,做作者的常会说“忝为著者之一”。“忝”, 从心,天声,本义为羞辱。“忝列门墙”指自己不是够格的学生,辱没了老师。“忝在相知之列”有谬托知己之意, 辱没了朋友。“忝为著者之一”,指自己的水平不高,辱没了其他作者。不知道芹菜的人很少, 可知道“芹献”一词的不多。人们在送礼的时候,常把自己的礼品谦称为“芹献”。《列子· 杨朱》里有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认为大豆是美味, 卷耳茎、芹菜等味道十分香甜, 还向乡豪夸赞。乡豪拿来一尝,嘴巴里像被蜇了一样难受,还闹了肚子。乡里人都嘲笑、怪罪这个人, 这个人很惭愧。后来人们就以“芹献”作为菲薄的礼品的代称。古代君王自称“寡人”不是“单独一人”的意思, 而是“寡德之人”的简称,即谦称自己的德行还有所欠缺。人们常把自己的文章称为“急就章”, 意谓自己匆忙完成, 难免粗疏。“急就章”和《急就篇》有关。《急就篇》又名《急就》, 是汉代学童的教科书, 全书无一字重复。传为汉代史游作, 魏晋时期颇为盛行。该书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成三言、四言、七言韵语。因首句有“急就”二字, 后因以为名。另有一说是遇到难字, 缓急可就而求。后来人们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缺乏深思熟虑。在谦辞中,“窃”也常用于自称。如:“窃闻”“窃思”“窃以为”。“窃”显然不是盗窃义,该怎样正确理解呢? “窃”本义为盗贼。引申为偷盗, 又引申为私下和私自。《辞海》对“窃”这一义项的解释是“犹言私, 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窃闻”即“我私下里听说”,“窃思”也即“我私自忖度”,而“窃以为”则可以理解为“我个人认为”。与“盗窃”的“窃”没有关系。“续貂”用于谦称续写别人的著作。“续貂”,也叫“狗尾续貂”。“貂不足, 狗尾续。”貂, 一种毛皮珍贵的动物。古代近侍官员以貂尾为冠饰, 晋代朝廷任官太滥, 貂尾不足, 以狗尾代之。因以讽刺封官爵太滥。后比喻用差的续在好的东西后面。归还别人的东西, 我们可以礼貌地称作“璧还”。这一说法和《史记》中的一则故事有关。根据《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 战国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当时秦强赵弱, 赵惠文王恐给予璧而不得城, 蔺相如愿意奉璧前往,说:“城入赵而璧留秦, 城不入, 臣请完璧归赵。”后用“完璧归赵”比喻物归原主, 简缩为“璧还”。请托他人或表示感激他人时, 常会用到一个敬辞“鼎力”, 比如“多蒙鼎力协助”。“鼎力”的“鼎”的意思是大。“鼎”, 本是古代煮东西的器物,同时也是古代社会很重要的礼器,象征着王位和权力。由此“鼎”字引申出重大、重要等义项, 含有明显的褒扬色彩, 用来指称对方行为时,也就具有了尊敬的意味,如“鼎力”“鼎言”。外交场合常用的一个敬辞是“阁下”,如“总统阁下”“主席阁下”。“阁下”之称由来已久, 本

古代谦词敬词及雅语-word资料(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04432421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