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措施.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摘要】:^p 介绍了无意引进、有意引进、自然入侵等生物入侵的途径,通过国内外一些生物入侵的事例说明了外来物种入侵到新环境后所带来的危害,并阐述了全面实行检疫、加强立法、加强宣传力度、直接清除等防治措施。
【关键词】:^p 生物入侵;危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Q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__)26-104-04
AbstractThe biological invasion ways of unintentional introduction, intentional introduction and natural invasion were introduced, the harm that alien species poured into a new environment was illustrated through a number of biological invasions e_l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everal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described such as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quarantine, strengthening legislation and the propaganda and the direct clearing.
Key wordsBiological invasions;
Hazards;
Prevention
地球上的物种被大海、河流、沙漠以及高山等自然屏障相互隔开,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生态系统,而任何一个非本地生态系统的物种都可以被称作外来物种。这些外来物种在新的环境由于有足够的食物资以及生存空间,且缺乏天敌[1],其中一部分外来有害物种往往以难以控制的速度生长繁殖,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这类外来有害物种被称作入侵物种,而这一过程就被称作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属于世界三大环境问题之一。例如,起于墨西哥的马铃薯晚疫病在19世纪传入欧洲,之后在爱尔兰暴发,暴发期间导致爱尔兰的马铃薯产量减少了50[2];1859年,12只野兔从欧洲被带入了澳大利亚,由于澳大利亚没有野兔的天敌,而且野兔繁殖很快,与当地牛、羊等争夺牧草,严重威胁畜牧业,对澳大利亚当地的草原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损害[3]。

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生物入侵问题,但是依旧没有从根上认识生物入侵,有关生物入侵的研究亟待加强。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变,地形更是千变万化,拥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许许多多的外来有害物种都能够找到适宜的生存环境。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世界各地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最终导致我国成为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外来入侵物种来非常广泛、种类繁多、繁殖快。但我国目前依旧处于生物入侵防治的初期,研究基础差,技术不足,所以加强研究是目前的首要任务[4]。为此,笔者介绍了生物入侵的途径、危害、防治措施,旨在为有害生物入侵防控提供借鉴。
1生物入侵的途径

外来物种主要是通过无意引进、有意引进和自然入侵3种方式传入入侵地,其中无意引进主要是指通过船只携带和海洋垃圾2种方式。

随着水路运输业的发展,部分有害的外来物种通过船只携带入侵到别的生态系统,这种入侵途径虽然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但是人类主观意识上并没有引进的意图[5]。
海洋占据了地球绝大部分的面积,海洋中也有着成千上万的物种,由于低盐的河口径流、海洋之间的大陆阻隔、海洋各板块间温度的差别等外界环境的限制,一些海洋生物只能够在规定的区域生存繁殖,这部分海洋生物被称作该海域的本地种或地方种[6]。但由于洋流、潮水、台风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或者通过海鸥、鲨鱼、海豚等海洋动物的携带使一些海洋生物偏离其原来生活区域,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最后成为广布种。但是有些生物的转移却与船只的携带有关。
船只里面的压舱水主要来自沿途的水域以及船只的始发港,而压舱水的异地排放使得一些海洋生物从一个区域被带入另一个区域,从而给了一些外来入侵物种入侵的机会。据有关部门估计世界上每年有100亿t以上压舱水被转移到全球各地,每年通过压舱水而被转移的生物数量巨大[7]。存在于我国沿海水域赤潮生物主要通过船只的携带在世界各地传播。如今我国沿海部分地区赤潮现象也不断加剧,而外来生物有着不可避免的责任[8]。有些生物并不是通过压舱水入侵其他地区的,例如藤壶等营固着生物通过附着在船只表面被带入世界各地[9]。不管通过何种途径入侵,它们都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onderB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1-12-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