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陈东华11级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一班,学号:201130230102摘要:简述生物入侵的定义,生物入侵的途径及其危害,和与预防生物入侵的方法。关键词:生物入侵生物入侵的途径生物入侵危害及其防护措施当今世界,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资源、环境、粮食以及能源危机等问题日益凸现。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由入侵种带来的生物入侵问题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威胁,不断引起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的深入,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经济等方面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入侵种进行着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通过与这些入侵种的较量,人们进一步认识了生物入侵问题的严重性,甚至到了谈之色变的程度[1]。生物入侵可定义为:一种不属于本地特定的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由于人为原因或其他方式传入原产地之外的地点,在那里定植、定居,并建立起自然种群,并且威胁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安全和人类的健康的现象。本地种指自然起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或地区的物种。生物入侵种,即外来种是相对于本地种而言,指在一个特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却不属于本地生态系统[2],如果某物种引起生态系统发生大的波动,但历史文献又没有相关的记录,则可能是外来物种[3]。外来种在一个新的生态区域内由于不存在天敌,并且当其环境条件适宜其生长、生存时,它们往往生长繁殖异常迅速,从而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平衡,对当地生态环境、经济或人类健康造成损害。生物入侵的外来物种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入侵的途径,生物入侵在没有人类介入的情况下,生物在生物区之间、大陆之间和岛屿之间的远距离的传播也可能发生,但这种自然入侵只是小概率事件[4]。人类的活动已大大加快了生物入侵的速率,加快的幅度应以数量级计算,而且许多生物能够到达靠自然传播无法到达的生境,所以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于生物入侵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是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是人类成为入侵物种的载体甚至传播者[5,6]。。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方式的改进,越来越多的对外贸易、旅游和人员往来等,促进了外来物种的引入,加速了在中国境内的扩散和蔓延。其途径主要有:人为有意引入①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引入物种,但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外来物种成灾;②为了生物防治引进物种;③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人们的生活引进物种如牛蛙;④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引种尤其是园林植物引种时带入;⑤在战争中运用细菌、病毒等作为武器。无意识引入①国际间人员来往如旅游、商务活动等,通过其行李入境:②商品贸易渠道入境,特别是农产品、木材、牲畜等的贸易;③交通工具带入:④通过海洋垃圾或者随着压舱水入境。自然入侵一种是自然界中的植物靠自身扩散传播慢慢侵入到其他生态系统,有的通过根、茎、叶的繁殖,有的则通过种子的传播,鸟类和昆虫凭借自身的飞行能力进行远距离传播,这种传播的速度相当缓慢。另一种是通过自然媒介和动物媒介,自然媒介如风、水;动物媒介如动物食用植物或者携带将种子传播到其他地区。生物入侵的危害外来有害生物侵入新的生态环境后,在生态系统中占据适宜的生态位,种群迅速增殖、扩大,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这是一个生态学过程。生物入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危害和生态安全的破坏。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