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栽培技术(蔬菜种子类) 茼蒿又叫蓬蒿、蒿菜。原产于我国。食用部位为嫩茎,营养丰富,纤维少,品质优, 风味独特, 是蔬菜中的一个调剂品种, 也是快餐业、火锅城、自助餐等不可缺少的一道爽口菜。茼蒿不仅风味宜人,而且容易栽培,生长快、周期短,可作保护地主栽作物的前、后茬栽培和间套、插空栽培。茼蒿整个植株具有特殊的清香气味,对病虫有独特的驱避作用,因此,很少喷施农药, 是理想的无公害蔬菜。它属于半耐寒性蔬菜, 在冷凉温和, 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 70% -80 % 的环境下,有利于其生长。在温度适合的条件下,周年均可播种,近年来,冬、春、秋季保护地种植越来越普遍。播种后一般 40-50 天收获,温度低时生长期延长至 60-70 天。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整地施肥播种前施足腐熟基肥, 每亩 1500-2000 千克, 另加磷酸二铵 20-25 千克, 均匀撒在田内,翻耕耙平做成平畦。二播种茼蒿种植主要采取撒播或条播,播种后覆土 1 厘米左右,耙平镇压。春播一般在 3-4 月间,秋种在 8-9 月间,冬种在 11-2 月间。小叶品种适于密植,用种量大,每亩 2- 千克;大叶种侧枝多,开展度大,用种量小,每亩 1 千克左右。三田间管理 1 温度。茼蒿生长适温 17-20 ℃。早春播种天气还比较冷凉, 并伴有倒春寒现象, 因此播种后需要在畦面上覆盖地膜或旧棚膜, 四周用土压实, 防寒保温, 待天气转暖, 幼苗出土顶膜前揭开薄膜。保护地种植超过 25~C 时要打开通风口放风。 2 间苗除草。当小苗长到 10 厘米左右时,小叶种按株、行距 3-5 厘米见方间拔,大叶种按 20 厘米左右见方间拔,同时铲除杂草。 3 浇水施肥幼苗出土后开始浇水, 浇水时间和次数要灵活掌握, 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每次采收前 10-15 天追施 1 次速效性氮肥,每亩施硝酸钾 15 千克,尿素 8 千克左右。 4 病虫害防治。防治茼蒿病虫害主要从农业防治人手,要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忽大忽小;温度管理不忽高忽低,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减少病虫危害和农药施用, 维护生态平衡。一、品种选择选用抗病力强、抗逆性强、品质好、商品性好、适应栽培季节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以下标准: 种子纯度≥ 95 %,净度≥ 98 %,发芽率≥ 95 %,水分≤8 %。二、播种 1、整地、施基肥。选上年为非茼蒿种植的地块。底肥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施肥与整地相结合,中等肥力土壤每亩应施腐熟的厩肥 2000 ~ 3000 公斤,高肥力土壤每亩应施腐熟的厩肥 1000 ~ 2000 公斤,并配合施用适量蔬菜专用复合肥。混匀土壤和肥料,整平后作 ~ 米宽畦,耙平畦面 2、播期和播种量。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日均气温稳定在 15℃以上,可采用露地或保护地栽培。每亩栽培面积用种 ~ 公斤。 3 、种子处理。播种前 3~5 天,用 50 %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浸种 小时,或用福尔马林 300 倍液浸种 1 小时,将已消毒的种子洗净后,用 30℃左右的温水浸泡 24 小时, 取出后用容器装好保湿, 放在 15~ 20℃条件下 3~5天, 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当 20 %种子萌芽露白时,即可播种。 4、播种方法。(1) 撒播。浇足底水, 将种
茼蒿栽培技术(蔬菜种子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