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规划(guīhuà)的概念
(guīhuà)的概念
(guīhuà)的内涵
(guīhuà)的目的
(guīhuà)的任务
(guīhuà)与生态建设
(guīhuà)与环境规划(guīhuà)的关系
第1页/共53页
第一页,共54页。
一、生态(shēngtài)规划的概念
生态规划(Ecological Planning)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土地生态恢复、生态评价、生态勘测、综合规划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是在生态学自身发展与生态学思想传播的氛围中得到发展的。
生态规划发展迅速,应用(yìngyòng)的领域和范围也不断扩大,但生态规划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 (如L.Mumford、McHarg,以及我国的生态学家马世骏、王如松、刘天奇、于志熙、欧阳志云等)在不同时期结合各自的研究工作领域对生态规划提出了多种定义。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rèn wu)
第2页/共53页
第二页,共54页。
不同学科和领域对生态规划(guīhuà)有不同的理解。早期生态规划(guīhuà)多集中在土地空间结构布局和利用方面,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及其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广泛渗入,特别是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不断完善,生态规划(guīhuà)已不仅仅限于土地利用规划(guīhuà)、空间结构布局等方面,而是逐步扩展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方面,与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态保护和建设、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紧密结合。
生态规划(guīhuà)的概念
一、生态(shēngtài)规划的概念
(shēngtài)规划的概念
(shēngtài)规划的内涵
(shēngtài)规划的目的
(shēngtài)规划的任务
(shēngtài)规划与生态(shēngtài)建设
(shēngtài)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第3页/共53页
第三页,共54页。
什么(shén me)是生态规划?
生态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xìtǒng)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xìtǒng)内部各种生态关系和生态过程,确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xìtǒng)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对策,促进人与环境系统(xìtǒng)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
第4页/共53页
第四页,共54页。
生态(shēngtài)规划的内涵
生态环境(huánjìng)规划是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huánjìng)关系持续共生、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的和谐为目的,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huánjìng)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对策的规划方法。与传统的规划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1)生态规划的对象是复合生态系统
2)以资源环境(huánjìng)承载力和环境(huánjìng)容量为前提
3)规划标准从量到序
4)规划目标从优到适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rèn wu)
3)规划标准从量到序:生态规划特别注重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中强调对系统生态过程和生态关系的调节,以及系统复合生态序的诱导,而非单纯的系统组分数量的多少。
第5页/共53页
第五页,共54页。
生态规划(guīhuà)的内涵
4)规划目标从优到适:生态规划是基于一种生态思维方式,强调系统(xìtǒng)思想、共生思维和演替思想,遵循“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稳生”的生态原则,注重系统(xìtǒng)过程,采用进化式的动态,引导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rèn wu)
系统思想 强调系统是一个功能整体,而不是个别简单组分的集合,因而规划的核心是对系统整体功能调节,而不是每一个组分细节关系。
共生思维 强调人与环境的协同共生,而协同共生是不同利益组分间的竞争和妥协和不同目标之间的调和,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对于系统来说不存在最优,目标空间犹如一个球体,没有哪一个方向和哪一个点是最优的,目标优劣的评判完全取决于管理者、决策者的主观偏好;
演替
环境规划与管理生态规划实用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