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内容提要(nèi rónɡ tí yào)
第一节 磁法勘探与重力勘探异同
第二节 磁异常的常规(chángguī)处理
第三节 磁异常的反演
第1页/共42页
第一页,共43页。
2/43
第一节 磁法勘探与重力(zhònglì)勘探异同
第2页/共42页
第二页,共43页。
3/43
在理论基础和工作方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别,主要有:
(1) 就相对幅值而言,磁异常(yìcháng)比重力异常(yìcháng)大得多。
地壳厚度变化引起的重力异常(yìcháng)最大,,若正常重力以980gal计算,则最大重力异常(yìcháng)值也仅为正常重力值的千分之五。强磁性体产生的磁异常(yìcháng)高达10-4T,×10-5T计,则最大磁异常(yìcháng)可以比正常地磁场强度大一倍。
第3页/共42页
第三页,共43页。
4/43
(2) 从地面到地下数十公里深度内所有物质的密度变化都会引起重力的变化,说明重力异常反映的地质因素较多。
但磁异常反映的地质因素却比较单一,只有(zhǐyǒu)各类磁铁矿床及富含铁磁性矿物的其它矿床和地质构造才能造成地磁场的明显变化。
第4页/共42页
第四页,共43页。
5/43
(3) 密度体只有一个质量中心,而磁性体则有两个(liǎnɡ ɡè)磁性中心(磁极),且它们的相对位置因地而异。当地质体置于不同的纬度区时,重力异常特征不变,而磁异常特征则要改变,因此磁异常总是要比重力异常复杂一些。
第5页/共42页
第五页,共43页。
6/43
就相对幅值而言,磁异常比重力异常大得多。
磁异常反映的地质因素却比较单一,重力异常反映的地质因素较多。
密度体只有一个质量中心(zhōngxīn),而磁性体则有两个磁性中心(zhōngxīn)(磁极)
第6页/共42页
第六页,共43页。
7/43
第二节 磁异常的常规(chángguī)处理
第7页/共42页
第七页,共43页。
8/43
由于实测异常,经常是由不同空间位置、不同磁性体的磁异常叠加而成,按照地质任务的不同,其中有的是有用异常,而另一些为干扰异常。
为了消除干扰异常,突出有用异常,对实测磁异常进行处理。当前采用的处理方法有数据(shùjù)网格化、光滑、解析延拓、滤波、高次导数法等。
第8页/共42页
第八页,共43页。
9/43
1)数据网格化
实践中,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在一些测点上不能实际测量,从而造成实测点分布不均匀。但是异常的处理要求数据均匀分布,因此必须由分布不规则的实测数据换算出规则网格节点上的数据,此过程即为数据网格化。
数据网格化的实质是对不规则数据点进行插值。插值方法(fāngfǎ)很多,但通常采用克里金方法(fāngfǎ)。
第9页/共42页
第九页,共43页。
10/43
2)磁异常圆滑
由于测量误差、各项改正的误差及近地表的随机干扰等,常常使磁异常曲线呈现无规律的锯齿状,因此,在解释这样(zhèyàng)的磁异常之前,必须进行圆滑处理。圆滑方法较多,有徒手圆滑、多次线性内插圆滑、最小二乘圆滑法等。各种圆滑方法与重力勘探中的圆滑方法相同。
第10页/共42页
第十页,共43页。
磁异常反演解释方法实用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