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见肌筋膜疼痛斜方肌旋后肌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38页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38页
斜方肌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38页
上斜方肌解剖结构
无直接使锁骨向上的作用
借由作用于胸锁关节使锁骨向内向上拉动而使锁骨上提
肩胛骨也如此。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38页
功能
伸直头部及颈部、向同侧屈曲、协助头部旋转使颜面转向对侧
拉动锁骨向后、借由在胸锁关节处的转动来提高锁骨及肩胛骨
承载了肱骨大部分的重量,减轻了颈椎的压迫力。
站立或手臂悬垂时支撑上肢重量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38页
功能单位
颈部、头部活动时,协同肌是胸锁乳突肌
肩胛骨旋转时,是肩胛提肌的拮抗肌
上臂外展时,肩胛骨旋转(部分借由斜方肌上部纤维)与棘上肌及三角肌所产生的肩盂肱骨运动是协同作用。(参与肩肱节律)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38页
第一激痛点(TrP1)——最常被指认出的激痛点上斜方肌前缘中间部位
固定 单侧
乳突部
颞骨部及眼眶的后部
咀嚼肌
与其它肌肉激痛点的引传痛相重叠时造成典型的紧张性头痛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38页
上斜方肌接近水平走向的肌纤维的中立位
比TrP1引传区域稍后一侧,与耳后部的引传区域相融合。
通常没有头痛
头部及颈部主动完全转动至对侧时疼痛(肌肉处于最短)
伴随其他肌肉额外侵犯时→“僵硬颈”,疼痛性地限制头部转向同侧(肌肉拉长限制)
TrP1和TrP2的活动会导致无法承受厚重衣服的重量。
第二激痛点(TrP2)——TrP1的尾端稍往外侧端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38页
激痛点的活化与持续
上斜方肌:
:下肢不等长、拐杖过长
:长时间接电话或手无支撑地坐、键盘过高
、或微小创伤所导致的慢性受伤的劳损:笨重手提包、过重肩背包、因情绪因素虑习惯性抬肩、拉小提琴
病患检查
让患者向对侧侧弯头部及颈部时,明显感觉受到限制
转向患侧时,患者感受到沿着颈部的侧边有渐增性的张力和/或引传痛
头部主动向对侧转动时出现疼痛;向同侧则不会,除非合并同侧肩胛提肌或对侧上斜方肌激痛点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38页
矫正活动
上肢不等长:在扶手上用海绵垫垫高
避免使用海绵类弹性好的枕头
需长时间办公的人,需选择适合手肘位置的椅子
长期伏案的人,需隔一段时间伸直肌肉
键盘不宜过高,可通过调整椅子高度来使上肢与键盘同水平
将手插在裤袋
面对面与人交谈,避免转头交谈
不要甩头来把头发甩到后面
背肩带包时,肩带要宽且靠在肩峰上
手提包时用手肘提,且往身体侧靠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38页
常见肌筋膜疼痛斜方肌旋后肌精选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