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阳山县南阳中学高二级思想政治科课时计划
教师
高二备课组
时间
2010 年 月 日,第 周 星期
课题
课时
1
三维目标
知识
目标
识记意识的作用;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
能力
目标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类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教学重点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教学难点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阅读并思考: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共同探究】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的活动是有目的和动机,在行动前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步骤等等。
动物的活动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1) 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如:不同的物质的导热性不同、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
意识既包括感觉,也包括思维,而且更重要的是思维。人的意识,既可以感知外部世界,即反映客观事物外在的具体形象,更可以通过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抽象出其本质性的东西,把握其规律。
(2)不仅能够“复制”当前,还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如:秦兵马俑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可以根据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预见到在哪些情况和条件下,应该出现哪些现象,人类就可以预先提出计划和方案,采取措施,防范不良情况,利用有利情况,造福自身。这些都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明确: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如:飞机、飞船的出现
思考:人能够制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说明了什么?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
思考:面对滔滔洪水,人会怎么办?动物会怎么办?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动物只是适应自然,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
正确、高昂的意识——激励向上;错误、萎靡的意识——阻碍倒退
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注意:(1)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意识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二是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前者是指意识通过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别是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后者则是指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能把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理解为它能直接
52意识的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