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四、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五、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教师: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
复习2、4、6、8等数的组成。
。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教师:这些都是几加几的算式?
教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
教师:我们来到运动会场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指名回答)
小结:运动会场里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赛跑组有6名运动员,跳绳组有4名运动员,踢毽组有7名运动员,跳远组有9名运动员。
。
教师: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买了一些盒装饮料,纸箱里装了几盒?散的有几盒?你知道共有几盒饮料吗?(指名回答,板书算式)
教师:你是怎样算一共有几盒的?(指几名学生发表看法)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1、2、3……12依次数。
(2)从9数到12。
(3)9和3合起来是12。
(4)12可以分成9和3。
(5)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2=12”
。
教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加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教师: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数比较麻烦,9和3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先看纸箱本来可以装几盒,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10盒再来想,10加几比较简单。 (演示凑+过程)为什么要拿1个放进纸箱里呢?
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3分解成1和2,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2=12“。
(板书: )
我们的想法在思维图上一目了然。
,解决问题。
教师:同学们往运动场上看一看,你能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呢?先问问同桌,比一比谁提得多,老师有奖品。
(指名提问题,并发给奖品)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真棒,我们来共同解决它。
(单独出示跳远组和赛跑组)问:跳远组和赛跑组一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9+6= ” )
(展示凑十过程)画思维图:
(展示跳远组和跳绳组)问:跳远组和跳绳组一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9+4= ”)
(展示凑十过程)画思维图,
(展示跳远组和踢毽组)问:跳远组和踢毽组一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算式9+7=16 )
9加几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