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研究第一章绪论 1 、矿田构造是指矿田范围内,控制各矿床的形成、改造和空间分布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 2 、矿田构造研究的基本任务: 1) 研究构造与成矿关系的基本原理 2) 研究各类构造的控矿作用 3) 研究各类矿床的构造控矿特点 4 )研究矿田构造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3 、矿田构造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研究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2 )研究各种控矿构造类型 3 )研究控矿构造的演化期次和发展阶段 4 )研究控矿构造体系和构造分带性对矿床和矿床系列的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5 )研究矿液的运移与构造条件的关系 6 )研究矿石堆积的构造圈闭条件 7 )按矿床的成因类型研究各类矿床的构造特征及成矿的构造条件 8 )研究矿田构造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4 、矿田构造的研究方法:大比例尺矿田构造制图、深部构造研究与制图、控矿构造的岩组分析、构造- 岩石物理分析、构造地球化学分析、遥感影像分析、构造模拟等。第一章绪论 1 、矿田构造是指矿田范围内,控制各矿床的形成、改造和空间分布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 2 、矿田构造研究的基本任务: 1) 研究构造与成矿关系的基本原理 2) 研究各类构造的控矿作用 3) 研究各类矿床的构造控矿特点 4 )研究矿田构造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3 、矿田构造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研究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2 )研究各种控矿构造类型 3 )研究控矿构造的演化期次和发展阶段 4 )研究控矿构造体系和构造分带性对矿床和矿床系列的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5 )研究矿液的运移与构造条件的关系 6 )研究矿石堆积的构造圈闭条件 7 )按矿床的成因类型研究各类矿床的构造特征及成矿的构造条件 8 )研究矿田构造与区域构造的关系 4 、矿田构造的研究方法:大比例尺矿田构造制图、深部构造研究与制图、控矿构造的岩组分析、构造- 岩石物理分析、构造地球化学分析、遥感影像分析、构造模拟等。第二章矿液的运移 1、含矿流体的类型: 岩浆、矿浆( 富矿熔浆)、变质热液、岩浆气化热液、地下水热液、混合岩化热液和复合热液等。 2 、矿液运移的驱动力:压力差或热力差; 3 、矿液运移的方向:向压力减小或温度降低的方向运移,在地壳中主要是由深部向浅部上升运移。 4、矿液运移的驱动力类型:1、矿液的内力;2、上覆岩层的静压力;3、构造应力;4、...页眉...研究封闭裂隙的真空虹吸作用; 5 、局部热源引起的热液环流 5 、矿液运移的通道形式: 1 )岩石孔隙(连通性的);2 )断裂裂隙 6 、孔隙类型:原生孔隙:成岩过程形成的孔洞和裂隙;次生孔隙:后生作用形成的孔洞和裂隙; 7 、有效孔隙:相互联通的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的百分数,它对矿液流动的效应具有决定意义。 8 、岩石孔隙中的矿液运移矿液运动形式——渗流,遵从达西( 1973 )的线性渗透定律; 矿液运移的趋势:主要为向上运动,如有阻挡或存在低压带时也可向下运动; 8 、岩层的屏蔽作用:主要决定于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性。在成层岩石中矿液总是沿孔隙较大的岩层流动, 而孔隙很小的岩石是不利于矿液的流动, 并对矿液的上升起着屏蔽作用。 10 、导矿构造:沟通矿液并引导它进入矿田、矿床范围内的通道。 11、储矿构造: 是矿石堆积的场所, 它是矿体就位, 并决定矿体形态、产状、。有时导矿构造和储矿构造是一致的 12、圈闭构造( 或成矿圈闭): 一些储矿构造, 如背斜轴部虚脱部、压性断裂与透水层交汇处等, 它们明显起到封闭矿液的作用, 又被称为圈闭构造( 或成矿圈闭)。成矿构造圈闭可划分为:断裂圈闭、褶皱圈闭、侵入接触圈闭、地层圈闭( 沉积圈闭) 、复合圈闭等。 13 、储矿构造中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 ①温度、压力和组分浓度的变化, 引起动平衡体系的破坏, 导致物质的沉淀;②氧化还原反应;③ pH 值的变化;④水解作用;⑤不同成分溶液的互相混合。从而改变了溶液的成分、浓度乃至 Eh 和 PH 值, 破坏了原休系的平衡而发生沉淀。⑥构造因素: 不少热液矿床如 Pb, Zn, Hg. 重晶石、萤石矿床等多产于构造相对启开的泄压热液体系,特别是在热液受阻部位最有利。第三章褶皱构造的控矿作用 1 、褶皱构造对岩浆侵入和矿床形成有何控制作用: 2 、褶皱构造常控制着矿田及矿床的分布,无论是背斜轴部、向斜轴部还是褶皱翼部都可有矿床的产出。 1 )背斜控岩- 控矿现有资料表明, 背斜及复背斜的轴部控制成矿的机率较高。其原因是背斜轴部矿液易于聚集, 且破裂发育, 易于为岩浆侵人及矿液运移提供有利条件。褶皱构造控制侵入岩体产出, 从而间接控制矿床产出。控制侵入岩体的背斜构造: 1 、背斜轴部; 2 、背斜倾伏端; 3 、背斜轴向转折端; 4 、背斜轴面倾向变化处; 5 、背
矿田构造学复习重点和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