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一)地壳
师 提问:什么叫地壳?地壳的厚度怎样?主要由什么组成?
生 对照“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阅读教材,画出要点。
投影:
师 利用地球仪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指出: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一层很薄的固体外壳,叫做地壳。
师 出示“地壳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在空间分布和厚度上各有何特点?
投影:
生 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平均约6千米。
师 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吗?
生 (总结回答)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师 地壳主要是由90多种化学元素组成,这些化学元素组成了多样的矿物并最终形成了三大类岩石。那么,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有哪些?在地壳中的分布有何特点?
生 阅读教材“组成地壳的元素”及“地壳结构示意图”,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回答问题。
①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多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8种元素的质量总数占地壳总质量的98
04%,其中氧几乎占1/2,硅占1/4强,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②元素在地壳中分布不均衡,除氧之外,地壳上层硅和铝的比重较大些,密度相对较小些,被称为硅铝层;其下地壳中铝的成分减少,镁和铁的比重相对增加,密度也较硅铝层增大,被称为硅镁层。
③通过读图观察我们可以看出,地壳的厚度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是地壳结构的突出特点。
(承转)以上我们了解了地壳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回答有关地幔和地核的相关问题。
板 书:
(二)地幔
师 (提问)(1)什么叫地幔?厚度怎样?地幔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其含量从上到下怎样变化?
(2)地幔可分为哪两部分?下地幔的物质性状有何特点?
(3)上地幔顶部还存在一个什么层?是如何形成的?
(4)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哪些?
生 对照教材“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自学课文,画出要点。
投影:
“圈层剖面图”(结合图示总结精讲)

地球内部的分层            地壳、地幔、岩石圈、软流层示意图
(1)地幔是国内外科学界十分注意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国际上召开过多次有关地幔问题的科学讨论会,对地幔的物理性状和分层结构问题等进行探讨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最新的科学成果。
(2)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处在地壳与地核之间,又叫中间层。深度从5~70千米以下到2900千米。它仍是固体,主要物质成分是铁镁的硅酸盐类,由上而下,铁镁含量逐渐增加。
(3)以地下1000千米深处为界,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部分。在地下50~250千米范围内的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是地震波不连续的低速带,根据推理,它可能是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而形成的高温异常、局部是熔融状态的圈层,称为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下地幔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增大,温度约为3500~4000
℃,压力约为150万大气压,,物质在这样的高温高压下呈现可塑性固体状态。
(4)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jjg0025
  • 文件大小432 KB
  • 时间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