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艺标准适适用于民用、公共及通常工业建筑室内生活排水,雨水及有酸碱性排水管道安装工程。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螺旋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94:97)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并已进行了图纸会审,且有统计。
。
。
-U。管材、管件应标有生产厂名称,规格及实施标准号,有检验部门测试汇报和出厂合格证。进场时做检验验收,填写设备进场验收统计,并经水暖监理人员检验确定。
,内外壁应光滑、平整,无气泡、裂口、裂纹等缺点。直管挠度小于1%,管材在同一截面壁厚差不得超出14%,其外径壁厚及公差应符合后附表1、2要求。
,生产日期和使用年限,并有出厂合格证和说明书,严寒地域使用胶粘剂,其性能必需适应该地气候条件。
、管卡、管箍等支撑件,紧固件必需采取生产厂配套制作标准件。当采取金属材料制作时,必需符合对应精度要求,并做防腐处理。
、阻火圈必需采取由权威单位许可工厂生产产品。
、冲击钻、手锯、水平尺、线坠、棉布等。
,应挖好槽沟,槽沟要平直,必需按设计标高和坡度敷设,沟底扎实。
(包含设备层、竖井、吊顶内管道)首先要查对多种管道标高、坐标排列有没有矛盾。预留孔洞、预埋件已配合完成。土建模板已撤消,操作场地清理洁净,安装高度超出 m要搭好架子。
。安装场地无障碍物。
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横管安装→通球试验→灌水、通水试验。
(1)依据图纸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按预留口位置测量尺寸,绘制加工草图。依据草图量好管道尺寸,进行断管。锯管长度必需依据实测并结合各连接管件尺寸逐层确定。锯管工具宜采取细齿锯、割刀或专用断管机具。断口平整并垂直于轴线,断面处不得有任何变形,并用割刀或木锉除去断口处毛刺和毛边。
(2)对粘接连接插口管端应削坡口(外角),切削角度为15°-30°,其顶留尖端厚度为 1/3-2/3 管壁厚,削角可用板锉,完成后应将残屑清除洁净。
(3)粘接前必需对承口先插入试验,不得全部插入,试插深度为承口长度 1/2-2/3 ,合格后作出标号,进行对号入座安装。
(4)试验合格后,用棉布将承口需粘接部位水份、灰尘擦拭洁净。如有油污需用丙酮除掉。用毛刷涂抹粘胶剂,先涂抹承口后涂抹插口,承插口涂刷粘接剂后,宜在 20S内对准轴线一次连续用力插入。管端插入承口深度应依据实测承口深度在插入管端表面划出插入深度标识为准,插入后可旋转 90°。
(5)插接完成,应立即将接头外部挤出粘接剂擦拭洁净,应避免受力,静置至接口固化为止,待接头牢靠后方可继续安装。多口粘连时应注意预留口方向。
。
(1)首先依据设计图纸要求坐标、标高预留槽洞或预埋套管。埋入地下时,按设计坐标、标高、坡向、坡度开挖槽沟并扎实。室内外地坪以下埋地立管及排出管必需敷设在原状土上或地坪回填扎实重新开挖槽内。
(2)室内外排出管开挖槽底宽为管外径加300 mm。
(3)管道基础采取土(砂)基,管底以下砂基厚度为 100mm 。
(4)排水立管底部排出管连接弯头下必需采取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等级为 C15 ,平面尺寸长,宽为 3 倍管外径,管底以下厚度为 100mm ,高度应浇筑至管中心平面,基础中心应在立管中心。
(5)排出管穿墙基处,在砖墙内应埋预留套管,套管可用钢套管等硬质材料制作,在混凝土墙内可预留洞,套管或预留洞内径为穿越管外径加 100mm 。
(6)由室内通向室外排水检验井排水管,井内引入管应高于排出管或两管顶相平,并有大于 90°水流转角,如跌落差大于 300mm 可不受角度限制。
(7)立管和排出管端部连接,必需采取两个 45°弯头或曲率半径大于 4 倍管径 90
°弯头。
(8)悬吊在地下室架空排出管,在立管底部肘部管托吊架或托架应考虑管内落水时冲击影响。当管径小于等于 110mm 时,采取L40×40×4角钢制作;当管径等于 160mm 时,采取L50×50×5角钢制作。管径大于200mm 时采取L63×63×6角钢制
室内塑料排水管基本工艺统一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