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学会爱的艺术
有关部门对五所学校的120名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这样一道题:“你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调查对象回答“是”。然后又对这12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问卷:“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者仅占10%。
90%与10%,反差如此之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呢?
首先,老师应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这是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的前提条件。从调查材料来看,对“你热爱学生吗”的回答,虽然肯定的答案有90%以上,但是这种爱可能仅仅是爱学生的情感,换句话说,从思想情感上来说,90%以上的老师是热爱学生的。但是从爱的整体来看,仅有爱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其中爱的情感是爱的基础,是爱的动力和源泉;爱的行为是爱的过程,是具体可感的实施爱的行为方式。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来说,还必须讲究爱的艺术,爱才有可能被学生所接受,否则,学生会无视甚至敌视老师爱的行为,将老师的爱拒之千里之外。
其次,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爱,就必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成为学生心灵不设防的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不了解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还必须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情感历程、心理健康状况,交友情况等。在全面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有方法、有策略地实施爱的行为,在爱中走近、走进学生的心灵,也赢得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愿意把他的痛苦和欢乐、把他的忧伤和愉悦、把他的情感和心事、把他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都告诉你的时候,你的爱的付出才可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第三,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爱,必须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老师爱的滋润。爱品德高尚、成绩优异的学生几乎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做到的,但能否真正把真诚的爱无私地献给每一个学生,特别是献给所谓的问题学生才是衡量一位老师师德素养的重要标准。台湾著名教育家高震动先生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说:能爱那些有问题的学生的老师更是神中之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是对个别的同学实施爱的行为,而对另外的同学则是
“春风不
老师要学会爱的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