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三坊学习简报第1期主编:吴坤雄责编:吴坤雄 2014 年 01月 30日阶段培训时间工作安排研修准备阶段 1周( 12. 30--01 . 05) :登录培训平台,熟悉流程,了解考核方案;加入本坊坊主建立的 QQ群,以便沟通;完成项目导学课程;按照要求,根据诊断测评报告提交一份原创的“个人反思与研修计划”。课程学习与主题研修阶段 4周( 01. 06--02 . 01) :完成“更新教育理念、支撑专业发展”模块的学习;阅读各类简报、观看专家视频答疑;积极参与教师社区中的大赛类活动;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主题研修活动,并完成1个研修活动。研修成果提交阶段 4周( 02. 02--03 . 01) :完成“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模块的学习;阅读各类简报、观看专家视频答疑;积极参与教师社区中的大赛类活动;结合在线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一份原创的“个人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结合个人研修计划和校本实践,按照要求,根据模板提交一篇原创的“个人研修总结”。查漏补缺、总结阶段 4周( 03. 02--03 . 30) :核对自己的各个考核项是否完成, 补齐前面未完成的学习任务;阅读各类简报;学习其他同伴提交的优秀作品(包括日志、文章、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研修总结等)。重要通知学习情况统计优秀学员表彰我的研修总结个人信息姓名陈铿任教学科数学省(市) 海口市任教学段初三学校(单位) 海口十中教龄 12 研修总结请认真回顾本次研修全过程,从以下 5 个方面撰写研修总结(总字数不少于 600 字): 1. 课程学习与研讨交流收获; 2. 参与专家视频答疑活动、浏览简报、学习同伴优秀作品等收获; 3. 参与研修活动的收获; 4.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5. 教学行为的改进等优秀学员优秀作业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初中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意识地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我们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让学生由“听数学”转为“做数学”,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建构,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勇于创新。 1 、巧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 式的教学方式。利用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如:在三角形、四边形、以及圆的教学过程中, 用一些动感的“七巧板”拼凑, 说明简单的图形可以构成复杂生动的图形; 用一些建筑物图片和航空航天设计图等, 展现简单图形应用的广泛性。 2 、运用信息技术能够突破难点,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数学教学重点都在过程,是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拓展、创新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象演示,让静态知识动态化,让抽象知识具体化,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 促进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如在处理教科书中数据的表示时,我首先用 EXCEL 制作了统计表,接着利用 EXCEL 的强大功能在把它转化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图型等表达方式,使学生能在实践生活中体验数据的存在,数据的快速处理,对开阔学生视野,体现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有较大的帮助。 3 、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发现式学习。信息技术很大程度来源于网络教学,网络中有很多初中数学教学中所需要的资源,因此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例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从中学生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并不需要由教师象传统教学中那样作滔滔不绝的讲解,而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系统得多。对培训的建议这次培训非常好,让我学到很多东西。 2. 我的研修总结个人信息姓名王明阳任教学科数学省(市) 海南省屯昌县任教学段初一学校(单位) 红旗中学教龄 25 研修总结请认真回顾本次研修全过程,从以下 5 个方面撰写研修总结(总字数不少于 600
数学工作三坊简报第一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