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少儿古筝教学论.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

少儿古筝教学论文
摘要:中国古筝历史悠久,被很多人所喜爱。当前,古筝教学已经非常 普遍,特别是少儿古筝学习更加普及。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少儿古筝教学经验总 结了几点体会,认为少儿古筝教学应当结合少儿心理不成熟、好动以及注意力不 集中等特点开展。
关键词:少儿古筝教学心理特点
一、少儿古筝教学必须采取适合少儿心理特点的教育模式
少年儿童处于生理、心理发育尚不完善的时期,他们学习古筝,有的 是感到古筝好听,但更多的是家长为孩子选择的一门能够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技能, 所以孩子刚开始接受古筝教学时,通常是被动、盲目的,再加上少年儿童好动, 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天性,很难比较配合地进入教学程序。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 古筝教学,不能完全采取成人正常的教学程序,而必须采取适当的导入方式和教 学模式进行。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在少儿古筝教学中,若利用少年儿童喜欢 的游戏将孩子们吸引到古筝教学中,可以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我曾经在古筝 教学中组织了“听音辨高低〃的游戏,给予答对的同学一定的奖励;并在一个指法 的教学中,奖励弹得准确的同学一朵小红花,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孩子们的各种游戏中,完成了对他们的启蒙教学。在完成古筝启蒙教学后,我 乂采用了正常教学模式、赏识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因为少儿毕竟年 纪较小,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不能及时掌握领会一些琴理、乐理,会觉得演奏技 法练习非常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少儿练习的自觉性,在教学中我运用了赏识教育 的模式。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模式,它强调的是赏识导致成功,通 过学会赏识,更好地学会鉴别,学会批判,学会改变,学会创造。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均给予充分的肯定,培养他们的赏识意识,学会欣赏他人的进 步与成功。利用赏识教育方法,提高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 学习氛围。而且我感到,通过实施赏识教育,许多学习古筝的少儿在幼儿园或小 学里进行日常学习和游戏中,自信心也得到极大提高,学习成绩、团结意识和同 学关系都得到增强。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

二、少儿古筝教学必须注重激活儿童的音乐创造潜能
创造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心理是天真纯粹的,他们有着音乐创 造潜能。实现音乐素质教育需要通过音乐自身的特点,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孩子们 的创造潜能,让孩子们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中,感受音乐的奇妙。(1)淡化 识谱教学。儿童的创造往往更多地受自发的、无意识心理尤其是情感的驱动。而 过早、过多、过难的识谱,让儿童接触这种枯燥乏味的理性书面符号,不仅使他 们丧失了学习音乐的信心,或导致了对音乐功能的无知,更重要的是极大地限制 乃至扼杀了儿童音乐创造天性的自然发挥与伸展。因此,很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 淡化识谱,强化感受与体验,培养儿童真正〃能感受音乐的耳朵〃(马克思语), 这样,才能为促进儿童音乐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2 )诱发自由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最重要的手段。古筝是感知、审美以及传情的艺术,为了达到理想、 完美的境界,应当做到感性、理性的同步。在少儿古筝教学过程中,我按照“基 本乐理弹

少儿古筝教学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73 KB
  • 时间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