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学生教育案例.doc留守学生教育案例
留守学生教育案例
留守学生教育案例
留守学生教育案例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 大批农民进城务工 , 在广大农村地区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 而且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 , 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 , 造成他们在学习与心理发展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 学习情况不佳、行为习惯不良、人格发展不健全等,为此,课题组对我镇部
分留守儿童进行了个别跟踪与调查分析,更深入的了解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及存在问题,以便有的放矢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学校:高坝中心小学姓名:朱耀华
性别:男年龄:八岁班级:一年级学生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
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5、主要原因是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三、个案分析
朱耀华今年八岁了,在家里有个姐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我行我素,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臵的作业常常不做,在班级里,一则年龄大,二则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根据朱耀华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
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让他的爷爷奶奶一定要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
2、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
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3、针对朱耀华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
情,看到他认真劳动时,就给予鼓励; 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
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
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六、教育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朱耀华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朱耀华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
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班上还很调皮,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有较大的进步。
学校:高坝中心小学姓名:宴冰
性别:男年龄:十二岁班级:五年级一班学生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留守学生教育案例
留守学生教育案例
留守学生教育案例
1、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
4、有依赖和惰性心理,有时爱拿家中的钱物。
5、主要原因是由于父亲常年外出打工,母亲文化水平低,仅上二年级,对儿子疏
留守学生教育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