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最为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人物正是在言行中站立起来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对动作的传神描绘: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能突出人物特点或者体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下面我们可以欣赏几个经典的片断:
老头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
七十多岁的老头,一见到金子时的这一纵一扑的动作,刻划了葛朗台强烈地发狂地占有金子的欲望、贪婪的本质与思想。
学会描写动作,就是学会了用“事实说话”,就可以把内容写具体了。然而我们很多同学描写人物动作,写得太笼统,内容空洞,达不到它应达到的效果。如何成功地描写人物动作呢,下面介绍几种简单可操作的方法。
抓住特征,准确恰当地运用动词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幺,真正能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当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词。”
例: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看同样是吃西瓜,动词使用的不同,带来了什么不同的效果。
“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小妹妹抓起一块西瓜就往嘴里塞,吮着、嚼着、咽着,两腮鼓得像两个乒乓球,鼻子和下巴都沾满了瓜汁。
这里战士们的动作写出了一种自豪感,而小妹妹却被表现成了个“小馋猫”。
要具体,描写人物的动作不能太笼统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3 页
我们再来看两个片断:
(一)我们脱下衣服,走到水里,就开始游泳。吃力了,休息一会儿,再游,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就回家了。
(二)终于下水了,这可不像在岸上,我两腿发软,身体好象飘来飘去。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口里直喊着“我要回家”。爸爸说:“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过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好象后半身浮了起来。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这时,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对比两个片断,我们不难看出成功的动作描写的魅力。
运用修辞合理地使用限定语及修饰语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地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上。
不能为了描写而描写,也不能简单地照搬生活中人物的动作而要将生活中的人物动作进行提炼和典型化。与主题无关的动作,也不要写。而对于富有特征的个性化的动作,则要把它突出出来,写具体、生动以便更好的刻划人物和表现主题。
当然,成功的动作描写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很轻松地炼就的。这需要我们平时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只要我们能够坚持观察、深入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