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一》数学德育案例
《几分之一》数学德育案例
1 / 3
《几分之一》数学德育案例
《几分之一》数学德育案例
在活动中生成 在亲历中感悟
案例背景:
新课程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科学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
育教育。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几分之一》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基础,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小学阶段属于形象思维阶段, 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难度 ,
对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 , 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 , 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 , 逐步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基本含义 , 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 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 进一步发展数感 , 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
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呈现:
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文学上的四大名著都是什么吗?(四大名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那你们最喜欢哪部名著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有关《西游记》的故事,不过在故事中藏着数学问题,请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
二、探究新知
、一个桃子平均分给 2 个人:
1)怎样表示每人吃到的数量?
这是半个,那么这一块和那一块怎么说呢?
2)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们的新朋友:分数 . 。
3)刚才说的这个半个桃子, 可以用一个怎样的分数表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利用“平均分”穿插德育教育。 )
4)板书: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 2 份,这一部分就是它的 1,像 1 这样的数叫做分数,
、
出示:
问:这一块可以用一个怎样的分数表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 动手操作,感知几分之一:
、每个学生准备圆形纸片一个。
1)把这个圆看作一个“整体”,想一想,怎样才能得到它的四分之一。
2)为什么要对折再对折?
(对折再对折能得到同样大小的 4 部分,也就是平均分成 4 份)
3)在这个圆上还能找到 1 吗?请你在这一部分用 1 表示。
小结:圆片被折成同样大小的 4 部分,每一部分是圆形纸片的 1,是 1 个圆
纸片。(学生互说,指名说)
4)那么你能再得到 1 吗?说说怎样做。
5)师:刚才我们认识了 1、 1、 1,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就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出示:长方形
你能用折一折的方法找到这个图形的 1 吗?学生动手操作
反馈:有几种?
师:不论将图形怎样折叠,只要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案例分析:
以前的教学,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
《几分之一》数学德育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