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孟庙中的一株树.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孟庙中的一株树
LT
孟庙中的一株树
早先读过一篇写孟庙的文章,里面有诸多对孟庙的建筑、碑刻、林木的描写,只是时间一长就模糊忘记了,这次有机会亲自到孟庙中游览,那篇文章中的一些介绍又鲜活起来。我的印象,孟庙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又正逢着维护的工期,好多门楼碑牌都被建筑围墙遮起来,并没有看到,再者我对这些也不感兴趣,因为对于建筑我没有什么概念,只大抵看到青砖灰瓦古朴苍劲,至于好在哪里有什么讲究则不知道了。只是慨叹近千年了,能保存下来真是不易。不仅是它经历了千年的风风雨雨,更多的是它竟能侥幸躲过文革的浩劫,也实在不容易了。到这种文化气息浓郁地地方,虽也怀着崇仰之情,但却因为自己懂得太少,一些碑刻、楹联竟不能完全读下来,有的能读下来也不能领略其中的真味,因此总有一种遗憾在里面。这种时候我就会想起小弟和他的朋友逛成都的一处公园,朋友问小弟公园里牌子上的篆字读什么,小弟竟生起气来,说好端端的一个人竟不认得一个字。我虽希望能和小弟游遍祖还不把他气糊涂了?于是我就自责,真真是一个白丁。
孟庙中有一座专门的房子,里面供奉着孟子的父亲,后来被封为邾国公。在我的印象里关于孟子的母亲还有点了解,而对他的父亲却不怎么了解。后人却硬生生地加封了他为邾国公,还有专门的庙宇塑像,而对他影响较大的母亲却不能得到这样的尊荣,有点为她报不平了。
其实给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孟庙中的苍松翠柏,一进入庙门就被几株高大挺拔几搂粗的柏树吸引了。这些树树龄大多八九百年,树干虬曲粗壮,特别有意思的是,不少树干上长了一个大瘤子,就如一个人长了大肉瘤,我不知它们在近千年的风霜侵蚀中经历过怎样的磨难,最终挺过来,但这些身上留下来的突起仿佛在诉说着那段遥远的过去。不知是年代久远的原因还是现今环境恶化的缘故,竟有不少古树干枯死去了,只留下孤独地树干。有那么几棵古树整个树冠几乎都死去了,树干也光溜溜的毫无生气,半空中却横着一小截葱绿的树枝,就如一个死去了的人却有一个小指还在活泼泼地动着,让我嗟呀不已,我只愿它能把灵气注入到这株已近枯死的树上,让它完全活转过来;我只愿它能度过现时的危难,就如已经走过的八百年一样再蓬勃勃地活上一
叹,说不定用手一推,其中的一块就会轰隆隆地滚下去。路上遇到了一位当地的老婆婆,她说这山里的石头都是有灵气的,晚上一般人是不敢上山的。看着这些古灵精怪的石头,我觉得灵气之说大可相信。既然石头有灵气,那这里供奉的各路神仙自然也应该特别灵验了吧。于是在泰山娘娘庙前虔诚的拜上一炷香,祈愿一家人(包含了小弟)平安、健康、幸福。自从认识小弟后,我逢年过节的祝祷就再也没有缺过他。就连平日里家中做了好吃的,供奉天地神明时也不忘的。半山的白云宫供奉着玉皇大帝和四大天王,我更加恭敬了,因为知道小弟是信道教的,虽不懂道教的正宗仪式,却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头。后山“小鲁处”的后面有一个破旧的山洞,里面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的神像,我也认真地磕了头。这下齐了,真的各路神仙都保佑着我,再不会变了,我们一定会好下去的。
有一处形似宝瓶的石头,据传说谁能背着身把小石头扔到上面谁就会有好的运气,石头越大,好运越大。我和朋友三人都跃跃欲试,各找了一块石头,我拣了一块最大的,只扔了两下就成功,他俩坚持到扔上去为止。他们一个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一个是年级的学科带头人,而我只是一个小兵,却只我扔的石头大,我心想自己一年来也没什么好运,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认识了小弟,这是我一生中除了娶到老婆之外最幸运的事了。如果这样算来,我当真是三人中最幸运的了。
最想看到的就是“小鲁处”,心里猜想可能就是一块平坦的石头。但真正看到这个景点却并不显眼,甚至不很明确。只是在崖壁上题了几个字,崖底是崎岖的小路,并没有想像中的平台,放眼望去远处雾蒙蒙的,并没有小鲁的感觉,我想这是由一个人的胸怀决定的吧。
还有轶事一件。有一景点名“神龟控海”,开始我们都还拍照,只一会儿一位朋友说别拍了,看着像阴茎,他这一说,我们再一看,的确像极了。我又忽然悟到“龟头”这词原来特别形象,之前仿佛从来都不知道这一称谓的出处,今天忽然顿悟了,我此言一出,他们都哈哈大笑。
山上还有许多景点也颇有特点,但一路走来最大的收获就是拜了那么多的神,许了同一个愿。
东山之行,幸福漾在心中。
《故都的秋》:赏玩的趣味【系列论文第一】 《故都的秋》的“景名”:堤柳借翠,岸花分香福建省厦门一中 苏宁峰【摘要】人教社的《教师教学用书(必修二)》中对郁达夫《故都的秋》的题景命名徒具其形,不得真味。主因在于编写者对《故都的秋》意趣与文理的解读与把握上出现失焦失法的错误。《故都的秋》的作者立意
“赏玩”,以“趣味”为旨归,则当据此经纬理顺文意与文理。在此基础上

孟庙中的一株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2yuwb
  • 文件大小4.95 MB
  • 时间2021-12-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