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优选
汉语言文学根底期末考核重难点解析
师学院2021级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
编者:南山醉 2021-07-04〔宁师研究生公寓〕
. .
-优选
汉语言文学根底知识点
填空题
1、文学是以话语的方式存在的。
2、抒情是从古希腊文"七弦琴〞〔lyre〕一词演变而来。
3、文艺的学三大分支是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
4、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是西方视域多,中国古代文论资源少。
5、文学活动四要素是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6、中国古典抒情诗歌具有"诗言志〞传统。
7、叙事与抒情是创造文学作品的两大话语活动。
8、叙事中的"故事〞是被讲述者组织成完整有序的一系列事件和行动。
9、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10、叙事即"序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11、抒情原指一种由七弦琴伴唱的抒情短歌,后开展为意指一种偏向于表现个人心感情的文学类型。
12、文学风格三因素是指种族、环境、时代。
13、"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这是个故事; 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那么是个情节。
14、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时代。
简答题
15、"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达了怎样的文学主?
答:每一个读者的人生经历、价值取向不同,对文学人物形像的理解自然不尽一样。同样的道理,同样一篇文章,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的受教育和知识文化程度不同,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人生价值取向不同,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不同等等,都会导致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大相径庭。在艺术领域里,艺术家通过某种手段把意向的抽象思维表现成艺术品,他的艺术品所带来的社会价值是事实,但是欣赏这件艺术品的人对它的理解大不可能与作者本人创造这件作品时的思维是一样的,尽管艺术品本色的社会价值是绝对的,但是它所带来的思想教育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在文学里其实表达了"读者对作家的作品具有再创造的功能〞的主。
16、简述文学批评的几次转向。
答:第一次:以作家为中心直到19世纪,注重考察作家的社会背景和生平传记,暗示了作家与作品的关系。例如"海明威小说研读〞,"红楼梦"释读;
第二次是以作品为中心,作品中心的文学批评以文本为中心兼顾作者和读者;
第三次是以读者为中心,重在提醒读者的积极意义:填空、对话、未定点等,如莫言的"透明的胡萝卜"〔象征性的丰富涵和思考空间〕
什么是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