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论汉语地名的文化内涵 毕业论文.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毕业论文题目: 试论汉语地名的文化内涵院系:外国语学院专业年级: 08 级英语播音与主持 03班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2012 年3月1日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试论汉语地名的文化内涵各地的文化差异对播音工作的影响摘要: 在词语的构成成分中, 地名属于演变和发展相对较慢的成分, 在其他词汇成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逐渐消失或不断变异, 消磨掉原有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时, 地名相对的稳定性和历史的延续性较好地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化内容。播音员作为党和国家的口舌,在中央的领导下解说行政政策、引导舆论导向,在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发挥自我价值,了解各地文化特色是必不可少的。汉语地名的文化内涵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各地的文化差异,十分有利于我们播音员在不同地域展开工作,更好的服务大众。就此本文以论述各地地名特点,追寻文化发展的轨迹,研究各地域名称的文化内涵,追寻其形成因素,深度剖析,细微把握, 从而掌握各地民族和地域特色,以及文化氛围,为播音员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播音员地名地域文化工作特色目录 1 、地名的形成因素于文化内涵…………………………….(1) 、历史因素…………………………………………………………..(1) 、地理因素…………………………………………………………..(1) 、文化因素…………………………………………………………..(2) 2 、文化差异与播音工作的展开……………………………..(3) 、中国文化的主要区域……………………………………………….(3) 、文化差异的原因…………………………………………………..(4) 、播音工作中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工作困难……………………..(4) 3 、电视节目制作如何响应文化的创新发展………………..(5) 、现代电视节目中的地域文化发展………………………………..(5) 、在电视节目中出现的地域特点…………………………………..(5) 、举例说明文化差异对节目的影响………………………………..(5) 、如何创出较高收视、収播的节目………………………………..(6) 4、结论…………………………………………………….(6) 地名的形成因素于文化内涵地名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一个特定的地域名称。也是一个地方文化的、历史的载体。城市是有生命的。地名便有了生命的意义,也就是有着和生命一样丰富和深刻的含义。如果这地方有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他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我们人类把许多地理实体标记为一个地名,用来识别不同地域的符号,它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交往的工具,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文化宝藏。而我国存在着大量古地名和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地名。它们遍布在山岭、溪渠、湖塘、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纪念场所、古遗址、古建筑及街巷等处,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的地理标志和生动写照。有的古遗存虽在历史沧桑中湮没了,只留下名称,但后人能凭借这些名称,勾起对历史的记忆而寻觅其踪迹。它是古老的地理座标。大量古老地名的存在,剖视了中国不同时空的文化层面, 是展示中华历史的漫漫长卷,也是活生生的时空民生画卷,理应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这是联合国第 5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对地名的物质性、社会性和文化意义的定位。 、历史因素地名的历史因素因政治活动,军事活动起因居多,而又有一部分地名是因著名历史人物所著。因关塞、港口而得名的。如张家口、玉门关、山海关等以军事活动场所和驻兵的地点命名、如威海卫、王家营等类似地点。同比之城寓意的耶路撒冷○ 1 ,由印度孔雀王朝国王德鲁而命名的印度首都新德里,都是因历史因素而获得了独特的名字。种种的历史原因造就了当地不同的文化习俗,通常在经常打仗的地方民风一般粗放,彪悍。像山东,形容山东人就有山东大汉、山东大妹(儿)等粗放型的称呼。而山东自古以来就地处交通、战略要地,战争时常发生,林林总总数不胜数,较著名的有: 秦王政二十六年( 公元前 221 年) 秦灭齐之战、汉高帝四年(公元前 203 年)十一月潍水之战(潍即今潍坊、潍坊因潍水得名)、新莽天风五年(18 年)至东汉建武三年(27 年)正月赤眉起义、东汉中平元年(184 年)至初平三年(19 2 年) 黄巾农民起义、隋大业六年(610 年) 至隋亡(618 年) 瓦岗农民起义、唐武德二年(619 年)正月李神通击宇文化及魏县、聊城之战、北宋宣和元年(1119 年)至三年宋江起义、宋宣和七年(1125 年)至南末端平元年(1234 年)宋金战争、明建文元年(1399 年) 七月至四年(1402 年) 六月明靖难之役、1853 年( 清咸丰三年)5 月

试论汉语地名的文化内涵 毕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酒酿小樱桃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7
最近更新